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陋室观复】茶,还是咖啡
欧阳
//www.workercn.cn2017-04-2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咖啡曾经是一种时尚,在小说里,在生活中,到今天还有人把喝咖啡视为一种生活态度。当然了,也有执守于茶的文化人将饮茶看做是品味。

  这有点扯,不就是喝水嘛,何必附会那么多虚幻的暗示。现而今的都市马路牙子上到处是咖啡店,尽管咖啡店中多是年轻人,但如若真将咖啡关联品味,我觉得有点落伍。就拿北京来说吧,《茶馆》中常四爷这种农民进进出出的茶馆早绝迹了,新冒出来的茶馆少且居然有些奢侈,比较起来实际上咖啡店更平民化。

  话说回来了,咖啡店和茶馆的选择可能真的和生活追求有一些关联。像我这样的老土扫遍咖啡店里的潮人,也没办法分辨谁刚洗去了脚板上的泥土,谁又是汽车尾气熏大的,这是不是可以归功于咖啡的粉饰呢?再有,据说年轻的学童进店,除了便宜、方便,以及洋式点心之外,更主要的还是氛围感觉使然。

  不过俺比较喜欢老式的热闹茶馆。提起这种印象,通常想到的是成都旧景,那种感觉还真是和咖啡馆不一样,能听评书,又或者有杂音类的川剧相伴,众聚粗声放话,人寡独坐也是半眯眼沉迷公共生活。加上中式的茶点,像鸭掌、鸡翅、花生什么的,饿了只管呼伙计免运费送来外卖,还有掏耳朵、擦鞋之类非茶馆业务,等等,完全是无所事事、晕乎发愣的休闲时光。

  反观现在的咖啡店,感觉是个很奇怪的地方。本来是公共场所,结果进店的人似乎是在寻求私人生活。群聚的围桌说些外人听不真切的话,更有不少男女一人独霸一隅,侧边独坐的或被电脑、手机所控,或做看书状,对面不时还出现回归原始社会的身影,拿一支秃笔在纸本上写写画画……大家都有事的样子,少有休闲的式样。不知道这些年轻人何以喜欢在公共场所展示私有生活。

  暂停这些没边际的胡思乱想,实际上曾经“底层”的茶馆画面也被洋人的习俗“绅士”化了,如今一些茶馆私密色彩渐浓不说,茶饮自身也逐渐升华为脱离世俗解渴欲求的高雅艺术。

  我有一个同学,据称精通茶道,并且就这些俺不懂的乱七八糟东西出过专著,看来是真有学问的样子。某次大家相聚喝茶,茶道大师见我普洱绿茶红茶一通乱喝就没忍住,劝诫说你这不是品茶。然后老师就做了示范,拿出橘子皮包裹的普洱,在已知的洗茶程序后,这个原创于滇南蛮荒之地、改良了的山民饮料被徐缓冲泡,继以温和摇晃茶壶,随后才是出茶汤于专用器皿,之后是第二次冲茶,然后如斯再次。此后,大师端器皿如酒杯,晃荡葡萄酒般均匀了茶水,这才逐一分入各个杯中。有道是每人都平等享受生活。这个是茶道的平等还是茶汤的味道呢?真不知道。原来喝茶也可以很精致,牛饮本色的粗糙人士受教不少。

  不说这些表面观察了,深刻一点,这大概和漂泊而来的现代性多样态有关。茶不宜于牛饮当然可以,我这种旅程半途的家伙也可以装成很有修养的样子,遗憾的是“茶艺”呈现分化,精致的文化想象之外,现在成都的茶馆大多走向另类的现代化:喝茶不再和茶有紧密联系,完全沦落为麻将之类竞技活动的附产品。

  虽然茶和咖啡生活貌似两端,然而,关于茶饮的想象实践难说没有受到咖啡态度的影响,好在喝茶还是喝咖啡,或者是如俺般尝尝咖啡兑茶的味道之类,都是世俗众生的写照,大家自得其乐,洋的、土的,抑或有人觉得咖啡很小资什么的,都无需太计较,这才是生活:您喜欢吃肉,人家是素食主义者,都是吃饭喝水,何来优劣分野?

  不解的是,一旦抽象为态度——这种文化玩意儿,性质似乎就真的不一样了。不说那些将农家树叶(古书里贵人都是以酒为饮的)演绎成精致艺术的壮士是自卑还是自豪,西洋和东土的生活即便有诸如咖啡和茶之间的不同,实质上还是没什么不一样,所谓品位、雅致等实属个人喜好,为什么根基于生活的理论被写成字抽象出来以后会有异样说词呢?真不知那些知识分子是怎么想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