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没戴安全帽,窗外没有防护网,王师傅把保险绳往腰间一系,就从18楼窗户翻了出去,攀到19楼外墙侧的平台。屋内的工友把绳子的另一头系在空调外机上,递了出去……两个小时、几十米高、一台空调,安装结束后,公司给王师傅和工友两人一共发了75元安装费。(6月12日《人民日报》)
仅靠一条保险绳就爬出高楼窗外作业的空调安装工,正是当下很多“蜘蛛人”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这个群体中的许多人,没有经过专门的高空作业培训,有些人甚至是“游击队”,无疑是一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把小型空调安装纳入特种作业范围,明确了空调安装工高处作业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相关部门还规定,要想取得高处作业的资质,需参加由安监总局制定考核大纲内容、各省(区、市)组织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考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作为专业高处作业人员参与工作。
尽管高空作业事故频发,但多年来,高空作业持证上岗这个规则,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用一根安全绳就爬到上面的现象,从来就没有杜绝过。
“蜘蛛人”持证上岗为何就难以落实呢?这其中有从业者不愿意参与培训的原因,也有企业为了效益忽视安全的因素,更有监督部门监管不严的因素。从业者不愿意参与培训,一方面是持证上岗要投入精力和金钱,另一方面是对高空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作为企业来讲,由于从业者大多没有资质,市场需求又非常强大,为了满足市场,为了节约成本,对人员资质方面的把关自然就严不起来。中国家电服务维修协会曾经对全国近20万空调安装及维修服务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经过国家、行业正规技术培训并取得资质证书的持证上岗人员不足5万人。客观地说,很多企业在组织作业人员的时候,存在不愿意进行安全培训的倾向,很多企业使用的高空安装人员甚至是雇佣而来,为了效益而忽视安全,就成为一种“理性”选择。
为了避免高空作业悲剧的一再发生,监管者首先要行动起来,督促企业重视安全培训。只有把好企业用工关,才能把好安全关,杜绝此类安全事故。
建议相关部门制订规则,凡高空作业,参与经营的企业必须对安装工人的资质和素质把关,一旦发现违反必予重罚。比如,空调出售和安装单位,必须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素养和资质,对安全规程和安全设施做好投入,如此一来,就算是“游击队”, 也必须经过就业资质方面的专业培训拿到资质,企业才敢雇佣他们,和他们一起合作。在抓好人员培训的同时,提升安全设施的投入,避免过去那种通过口头传授或简单示意就进入高空行业的现象。只有高空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强化了安全意识,加固了作业设施的安全,强化了高空作业的安全规程,“蜘蛛人”才能变得相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