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陋习劣行大煞风景
吕梦琦 张京品
//www.workercn.cn2014-10-09来源: 中工网—《吉林工人报》分享到: | 更多 |
在天安门广场,环卫工人首日收走3.5吨垃圾;在深圳某景区,5万陶瓷小人被游客拔得所剩无几;在桂林市园博园,许多人肆意在景区内的格桑花地里践踏拍照……伴随着“十一”黄金周集中出游,一些游客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再次大煞风景。
各种“不文明”让集中出游变成了对景点的集中伤害。而一些游客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文明的瞬间已经被媒体和网友曝光上网,变为了被围观的对象。面对这些陋习劣行,在批评和脸红之余,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这些被批评了多年的“老毛病”年复一年如影随形,难以摒弃?
文明出游,是一道考验社会管理和游客素质的共同“考题”。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意识到,随着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节假日集中出游的人数迅速增加,给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旅游景点管理水平滞后,垃圾桶、卫生间、餐厅等公共设施严重不足,这客观上助推了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于这些滞后因素,管理部门应该在未来的景区建设中不断予以完善。
而更为关键的是,广大游客要重塑对文明出行的认识。假日出游观赏名山大川、历史古迹、美丽风景,而真正美景是由人和景点共同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游客的文明表现是一幅更高境界的无形“美景”,它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成果的精神转化。因此,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游客更要塑造文明的“观景意识”和“观景形象”,实现人与景的和谐统一。
出游在路上,就把最美的你留下来,让出游成为行走的正能量,别留下丑陋的脚印。社会如舞台,幕布分出了前台和后台。与后台私人空间里更多的随意性相比,在前台公共空间里,往往需要人们多遵守一些社会规范,维持一种文明的社会秩序。出门在外,你的一言一行将代表你的形象;出国在外,你的一举一动更是代表中国人的形象。
编辑: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