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现实招聘过程中,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他们首先看的不是人的能力,而是人的学历——是“211”,还是“985”?如果不是,对不起,你根本没有入围的资格。既然没有入围的资格,再多证书又有谁会在意?这些证书抵不过一纸学历、学位证书。对于应聘者来说,学校和学历是他们的敲门砖,当他们连敲门的资格都没有时,他们如何证明自己,如何表现自己?这样的名校崇拜、学历崇拜在社会中太普遍了。
用人单位任性背后的原因,一个是用人门槛的攀比。用人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用人单位的地位和水平。既然,各个单位都争相聘用更高学历、更知名院校的大学生,自己为何要自降身价,降低人才招聘的资格和门槛?所以,你用硕士生,我就用博士生;你用“211”,我就用“985”。尤其是一些高校招聘人才的时候,因为人才的学历和出身与学校的评估有关,在用人门槛上更是狮子大开口,恨不得所有的辅导员都是博士学历,所有的保安都是硕士学历,这导致了人才的浪费,也导致了用人标准的水涨船高。这种攀比是虚荣与浮华造成的。
另一个原因是,学校本来就被分为了三六九等。在本科阶段,学校不仅有本一、本二、本三的说法,而且还有“211”和“985”之分。这些未经自由竞争形成的身份,直接决定着高校的招生批次和财政投入状况。在这种格局下,好的学校必然越来越好:它们可以招到更高考分的考生,可以聘用更知名的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和项目,可以拥有更充裕的办学资金和条件。而那些没有挂上名的学校,难免在与这些名校的竞争中全面败下阵来,它们在办学的硬件和软件上,被甩出了很远。这种差距客观存在,这种差距也必然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对于招聘单位来说,它们也会看到这样的差距,它们当然愿意选择名校高学历的毕业生。因为,现实就是如此,高校之间的差距就是如此之大。
招聘者唯学校名气和学历至上,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名校崇拜、学历崇拜。造成这些崇拜的真正成因,其实还是在学校的定位和划分上。既然,学校已经被分出了高下,不同学校的行政级别和财政投入都是不同的,社会在看待这些学校时,又如何能够一视同仁?结果只能是,招聘方会一口咬定没有歧视,其实眼中却全是区别。
检察日报:就业公平需要保障制度具体化 2009-03-24 |
检察日报:就业公平需要保障制度具体化 2009-03-24 |
叶祝颐:六成国企查乙肝缘于法律制度不给力 2011-02-14 |
杨国栋:博士求职“查三代”背后的救济缺位 2012-12-10 |
快评论 2013-03-05 |
中工时评:壁垒重重,消除就业歧视不能止于... 2013-05-06 |
邓海建:“禁设户籍门槛”应为规则标配 2014-05-15 |
乾 羽:学历歧视的背后是用人门槛的攀比 2015-05-11 |
扬子晚报:要有房才能应聘是赤裸裸的歧视 2009-12-01 |
扬子晚报:要有房才能应聘是赤裸裸的歧视 2009-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