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务院日前正式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战略布局,制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目标。工信部部长称:“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
最新版本的“中国制造”规划,被人们形容为4.0版。中国目前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然而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前进,既是国家进步的愿景,又是现实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发达国家重新定义什么叫可持续发展,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让高端制造回流本国。而依靠低成本劳动资源优势的国家,又积极承接低端制造产业的转移。而我国制造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境况,必须向制造业强国挺进。
要成为制造业的强国,要有一个不断奋进的过程、一个工业提升具有竞争力的过程、一个重视质量提高的过程。对于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国制造2025》提出八项战略支撑和保障,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支撑和保障,就是“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包含广泛,有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可以说,制造强的源头是人才强,没有胜任的人才,就难以实现制造业的强国梦。
制造业的特点,要求重视应用人才的培养。因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应该说,在4.0版的中国制造挺进的过程中,中国工人阶级依然是实现制造强国的主力军,中国的技能工人必然会在制造业强国的进程中大放异彩。
然而,技能的培养又是一个艰辛的历程,需要有良好的培养技能人才的环境。环境包括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的转移,需要低端技能向高端技能进取的环境,需要重视技能的人文文化的环境,需要激励技能人才出彩儿的环境。同时,一些技术性的环境也要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需要完善各业各类人才信息库,推进产学结合学以致用,对产业人才需求有较为准确的预测以免人才的浪费。
而职工群众组织工会,要在4.0版的中国制造中,切实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动员和调动职工群众学技能提升劳动技能的积极性,在劳动者中培养高技能的领军人物,激发职工在国家向制造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出主力军的作用。
在为技工成才营造各种最好环境的同时,职工群众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进取,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梦想建功立业。
新华社:“中国制造”尤需“预则立” 2008-12-31 |
新华社:“中国制造”尤需“预则立” 2008-12-31 |
文汇报:加强农民工培训可一举多得 2009-01-13 |
劳动话题:高级技工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2011-03-29 |
白天亮:“技能奥林匹克”何时到中国 2013-07-26 |
文汇报:如何迈向“知识产权强国” 2014-07-14 |
李长安:以创新驱动搭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快车 2015-02-06 |
唐志强:“工业4.0”该向德国学什么 2015-04-14 |
证券时报:“支柱产业”应回归于制造业 2010-03-09 |
证券时报:“支柱产业”应回归于制造业 2010-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