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国今年有942万人报名高考,河南高考人数77.2万人又为全国之冠。高考结束,无论几人欢笑几人愁,至少走进高校大门,已不像过去走独木桥那样艰难了,考生高考结束后可以把自己扔到床上睡两天。
据说,报考高职院校的人数增多,不过笔者仅看到福建省的统计:高考人数基本同去年持平,报名高考总人数为25.23万人,有6.3万人报名参加福建高职招考——比去年增加两万人。这虽显示出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观念有所转变,但仍跟不上国家经济发展。
就在上个月,有则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六安市苏埠中学的高三应届毕业生,在4月的一天,被免费邀请到寿县游玩,到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参观,还参加了一场监考稀松的考试。后来这些“参观”的学生接到学院录取通知,意味着他们不能参加6月份普通高校的招生考试,结果有几十个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悲愤不已。好在新闻一曝光,学院承认招生违规,说“受误导”的学生可以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由此可见,人们并不认为进入高职院校会有光明的前途。
国家中国制造10年规划,启动中国工业4.0时代,意味着生产一线的人才要突破性扩张。
据6月9日《工人日报》报道,工业4.0时代,对工人的需求量可能没有那么多,但并非不需要工人,反而对工人技术会要求更高。然而,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职(专科)这一真正为国家输送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却不受待见。虽然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攀升,但就业率的光鲜并不能掩盖招生录取时的尴尬。
人们轻视高职院校,根本原因是轻视工人,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工人,几乎很少有人认为当工人可以致富,工人不属于“高大上”的群体。何况,国人所说的教育是读书,读书人是为了搏个功名好作官。用今天的话讲,至少当个坐办公室的白领,才不枉10年寒窗苦读。虽然,市场按需求作出选择,现在也有极少的技工一个月可收入万儿八千的,但分配毕竟是人为的,比较看重学历,学历相当于功名,只要功名在手,就有了“钱途”光明的希望。
也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进入工业社会太晚,职业教育相当落后,已成为现代教育事业中的一个残缺。这也造成职教自身低人一等,对师资力量的培育不那么讲质量,学子接受职教被看成“退一步”的选择。
还有一个原因,技工的成长没有实践磨合不行,从高级技工到技师再到技术专家,靠写论文是写不出来的。但没有写论文的功底,也成不了专家,所以职业再学习和深造不可缺失。可职业再教育常被人忽视。有的企业,愿意送管理人员去天价培训班,却不愿意送有潜力的技术工人去再学习深造。
中国工业向4.0时代进取之时,职教若是个瘸腿,教育就像患了小儿麻痹后遗症。教育改革不是教育一家的事情,是社会改革——对工人的态度、分配改革的综合工程。
光明日报:为教师假期顶岗叫好 2009-02-12 |
燕赵晚报:我们需要这样的职业教育理念吗 2008-11-17 |
燕赵晚报:我们需要这样的职业教育理念吗 2008-11-17 |
光明日报:为教师假期顶岗叫好 2009-02-12 |
中国网:“有偿家教”的多元化审视 2009-10-21 |
光明日报:为教师假期顶岗叫好 2009-02-12 |
中国网:“有偿家教”的多元化审视 2009-10-21 |
肖 华:职业教育不能成平民教育 2013-04-17 |
周兴旺:为技术工人“正名”,工会要敢于打... 2014-06-25 |
李洪磊:“代理秘书”现象也是“不讲规矩”... 2015-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