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强制造要先强人才 强人才要创新分配
金备
//www.workercn.cn2016-03-30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去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发,需要强劳动技能人才。中国制造要培育工匠,打造工匠精神,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3月14日,河南省总工会出台《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万名大工匠培养选树计划的意见》,推动企业每年培养选树2000名大工匠。3月25日《河南工人日报》报道,河南人社厅表示,今年全省计划培养15万“金蓝领”。“金蓝领”是什么概念,应是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从能力上应该达到公众认可的能工巧匠水平。而且既然带有个“金”字,是指工资待遇较高。据3月28日《工人日报》报道,浙江省将着力培养百万“金蓝领”,“金蓝领”待遇将达到年收入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高级蓝领取得技能资格证书容易,是不是真能成为企业所需的能工巧匠,没有时间的磨合难见分晓。因为能工巧匠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别人修不好的故障设备,你能又快又好地修好;同样的工作环境中,你制作的工件,比别人更精致、优质产品率更高、生产效率更高。

  工匠原指的是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也就是手工操作者。随着大生产的到来,工匠成为某个劳动技能领域里表现技艺较为突出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技工中的领军人物。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在延伸,扩展到包括对产品质量和设计的企业管理。可有一点应该认识到,工匠精神可以外延,但工匠本身就是高级技工,不提高对技工的待遇,企业是难以培育工匠精神的。

  去年9月23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洛阳矿山机械厂磨机工部,询问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的张东亮收入多少?张东亮说:“我一个月一万多呢!”李克强总理笑着回忆说,“当时我还在河南当省长,一次在飞利浦公司考察,他们也有一个这样的首铸材料工人带领着一个团队,我问他收入,他们总经理介绍说,这个技术工人拿的年薪跟他一样,20万欧元。所以,你们这些高精尖人才的待遇一定要提高!”

  月薪1万的技工,在我国已足以让人为其收入咂舌。但和制造强国相比,我们对高技能工人的敬重,至少在分配上还差一截。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技工的培育不太有利。笔者曾结识一位可以解决企业难题的电焊技术大拿,但为什么提高工资待遇,只有走上中层管理者的岗位,还被当做晋升政策向一线职工倾斜。由此可见,因旧习和观念,对有突出贡献技工的上升渠道并不畅通,只有转换身份当管理干部,才能获得更大的晋升空间。

  在阶级斗争的语境中,工人贵族由于分化的工人队伍的整体意识,被当做贬义词。但从另一角度看,在大生产中,出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才产生了待遇和声望不同于一般工人的“工人贵族”,就是人们所说的具有工匠特质的技工,可享有优厚的精神和物质待遇,这是大生产需要的选择。

  培育工匠的创新,需要改革分配制度,让工人中的高精尖人才,也有企业高管同样的工资收入,让高技能人才享有“贵族”待遇,创新企业分配激励技工人才成长,更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人才强才会有制造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