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工媒聚焦

公务员年薪18万,“包括公积金”难平质疑

王传涛
2019-08-08 14:41:20  来源:红网

  8月6日,江苏省苏州市统计局一份函件在社交平台流传,函件显示,2018年苏州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80227元,折合到每月为1.5万出头。苏州市统计局工作人员告诉大白新闻,函件所示数据属实,但公务员的工资已包含公积金。(8月7日 光明网)

  提及公务员工资,许多在企业工作的人会嗤之以鼻。尤其是国有企业以及民企中的房地产行业、证券投资类行业,都会对公务员的工资表示鄙夷。然而,当苏州公职人员年薪平均超过18万的数据披露出来之后,网友们不淡定了——既有铁饭碗,又有高薪,还有升职空间,这样的好待遇是不是只有体制内可以拥有?

  年薪18万,即便包括住房公积金,放眼整个社会也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数据。这个对比,首先来自于这份函件中横向对比。一是国企为87000元,二是事业单位为144500元。同样属于体制内,机关单位为什么要比事业单位以及非私营企业高出那么多?这是第一个对比的维度。

  第二个对比维度,是苏州市2018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该数据为每月7213元,即平均年薪为86556元。通过与这个数据对比,苏州市机关单位工资已经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之多。这可能是引发广大网友不满和质疑的另一个因素。

  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种职业的工资,都需要放在一定的环境和范围内进行比较。如果是面对苏州的高房价,那么,我们希望所有的年收入都应该超过20万。但是,仅仅机关单位高,事业单位和国企低,民营企业更低,这种现状就一定会引发质疑。或者说,无视当地的平均工资以及其他同类别单位的工资水平,其实是一种“领导先走”的特权思维。“包括公积金”的解释显示不足以消弭公众的疑虑。

  公职人员的工资,最重要的关乎两件事情,一是透明;二是公平。所谓“透明”,就是每一次涨工资,都要在阳光下进行,涨多少、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涨,都要让纳税人看得明明白白;所谓“公平”,就是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行政编比事业编更加优越的错觉。

  公职人员的工资,也应当纳入收入分配改革的范畴。即,拿财政工资的机关与事业单位群体、国企员工、在民营企业工作的群体,都应该拿什么样的工资以及有什么样的制约机制,体制内的应当如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GDP以及财政收入实现挂钩,民营企业的打工者是不是真正拥有了协商工资、集体谈判的权利……所有这些,都是收入分配改革最需要解决的原则性问题。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摘牌有力量,挂牌才更显分量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其官网发布了一篇公告,对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问题的7家5A级景区进行了处理。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乔家大院”,它被取消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 中工时评:净化平台内容需要“人机结合”

    反低俗依靠单一人工和技术手段无法实现,人工、技术手段需有效结合起来。“人机结合”方可织密“反低俗”网络,提高内容质量治理效率,更好地净化内容生态。

  • 中工时评:应届生年薪百万,妥否?

    近日,华为对2019届引进的部分顶尖学生进行年薪制管理,其中两名博士年薪制上限达到200万元,其余6人年薪制上限也均突破百万元,引起关注。

  • 中工时评:美国不管,韩日争端要失控?

    进入7月以来,由于日本对出口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实施管制,韩日关系持续紧张。韩国曾指望美国能够出面斡旋,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访问日韩后表示,美方无意介入两国争端。夹杂着历史问题、领土争议和经济纠纷的日韩关系,可能会进一步走向激化。

人物

  • 从源头防范恶意抢注商标行为

    近日,知名短视频UP主敬汉卿被一家公司告知,他的名字已被该公司注册为商标,敬汉卿本人无法再使用此名字作为平台账号名称,包括登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会收到侵权投诉。网友对此议论纷纷。

  • 余元君:初心的力量

    从事水利工作25年的余元君,用生命实现了自己“希望将来能为家乡有所贡献”的初心,为“治水兴湘”奋斗到最后一刻;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品格;用忠诚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精神。

  • 李桓英:想搞事业,别怕付出

    旁人谈“麻”色变,李桓英却勇往直前,成为与麻风病零距离接触的第一人。她在95岁光荣入党,98岁依然坚持工作,感觉自己“活了两辈子”。下乡不叫苦,翻车不叫苦,生活从不搞特殊,李桓英用一生的奉献诠释了“我的生活就是适应国家的需要”。

  • 新时代 铁路榜样丨董天胜:我在中老铁路当管家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老两国友谊的标志性工程。能在中老铁路项目中历练成长,他觉得无上光荣,使命在肩。在压力和挑战面前,他选择了迎难而上。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