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工媒聚焦

复工复产不要人为设置障碍

毛建国
2020-03-10 14:32:56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期,随着多地企业陆续复工,上班族们又回到了每日打卡记考勤的生活中。人们刚踏上工作岗位,还有些不适应,身心需要调整,而大量积压下来的问题也亟待处理,与此同时,有关考勤等问题接踵而来,凭空添了不少烦恼。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吐槽,指纹打卡、摘口罩刷脸等考勤方式不利于疫情防控,上班简直太难了。

  看到网友讲述的一些问题,简直让人怀疑这些用人单位在想什么。比如,一位来自成都温江的网友给当地区委书记留言反映,其所在企业于2月28日下发通知,要求员工从3月1日起进行指纹打卡上班。众所周知,疫情防控的一个重点就是减少接触。拿电梯按钮来说,很多单位想了不少办法,有的提供牙签,有的提供餐巾纸,目的就是少接触不接触。现在要求指纹打卡,反倒是通过制度的方式强制接触。

  还有一位河南安阳的网友反映,自己所在的单位,要求员工摘掉口罩刷脸记考勤。疫情背景下,戴口罩,不扎堆,保持一米距离,这是安全共识。员工戴口罩来上班,可记考勤时却要求摘掉口罩刷脸,这不是在人为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吗?正如这位网友建议的,完全可以用虹膜识别、刷卡、手动记录等方式代替“刷脸”,用人单位何至于通过这样的方式“磨人”。

  搜集一下,现实中类似折腾人的做法还有不少。比如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填报出行轨迹,这本是精准防控的需要,完全能够理解,员工们也给予了积极配合。可是一些单位,除了要求提供手机截图外,还要打印下来,签字为证。这么做有必要吗?一个单位那么多员工,而很多办公室没有打印机,凑到一起打印,这不就是“变相扎堆”吗?而且这个纸质证明又有多大价值?单问一声,管理部门会一个个去查实吗?

  这场疫情,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发生的第一次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移动互联网,既给疫情防控增加了不少变数,比如谣言的肆虐,也给疫情防控创造了不少条件。疫情期间,很多单位探索“云办公”,实现了事实上的不停工不停产。而运用互联网技术,完全可以通过不接触不折腾的方式解决传统的打卡等问题。2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明确指出,使用指纹考勤机的单位应暂时停用,改用其他方式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从网友反映的情况来看,一些用人单位恐怕根本就没有学习,或者学习停留于表面。

  疫情的发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国经济是有韧性的,我们必将克服疫情的影响,迎来春暖花开。但这一切,要靠各个企业各个行业去拼,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而现在,复工复产已经成为主流,可复工复产只是第一步,必须尽快实现达产达效。这也就需要扫除一切枝枝蔓蔓,不给员工添堵,不给发展设障。类似考勤等问题,看起来是小事,但从一个侧面表明,不少用人单位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严重滞后,并不能适应战疫的需要。

  复工复产不要人为设置障碍,尤其是不要拿指纹打卡来折磨人了。这些年来,围绕发展一直强调要给企业减负,其实对用人单位来说,也要给员工减负。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围绕统筹防控和发展来展开,更应该通过疫情来倒逼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提升,从而给后疫情时期发展打下好的基础。而不是停留在过去,让管理成为化危为机的障碍。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不见面的工会”也能发挥大作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要“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工作力度”,并且“提供在线免费培训”,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

  • 中工时评:面对惠企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更需自救

    不容忽视的是,不论是减免税费还是发放贷款,“出血”的并非企业股东。事实上,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或借债形式来获得资金。当然,前者意味着股东股权可能被稀释,后者则意味着日后要偿还债务,“出血”的都是股东。对此,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当意识到,自从企业开门的第一天起,就应当做好与职工一起应对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而对抗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成本,往往已经体现在既往的市场价格和人力成本之中。

  • 中工时评:做好统筹文章,奋力实现防疫发展“两不误”

    只要每个地区、每个部门都把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部署和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就一定能尽快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

  • 中工时评:只要我们都在,武汉就不会孤独

    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努力着工作着,他们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服从大局任劳任怨、听从指挥勇敢“逆行”,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维护着社会的肌体健康。

人物

  • 校长为何变“骑手”

    最后一公里决定了群众能否真正享受到政策福利,也考验着基层干部的用心和智慧,抓落实就是“试金石”。

  • 赞“特别的使命感”

    陈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少将军衔。抗击非典时,她率团队研发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发挥了关键作用;汶川抗震时,她是“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卫生防疫组组长,为“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重要贡献;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她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新基因疫苗。

  • 战“疫”一线丨重症医学专家张西京:生死关头,必须争分夺秒!

    呼叫值班医生,穿戴防护装备,跑进病房,投入抢救……争分夺秒,脚步匆匆,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的常态。

  • 做代购?火车司机可是认真的

    出生于1989年的余文航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火车司机。2020年春节前他回到武汉老家过年,受疫情影响,他一直留在这里没能返程。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