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贵阳市白云区清扫保洁服务外包招标打破常规,把招收失地农民作为竞标加分条件,变开标后老板选工人为开标前工人选老板。政府还推荐失地农民代表与各投标人举行供需见面会,给了失地农民选择老板的权利。此招标改革,让一些环卫工人每月工资同比增加450元。(见6月6日《河南工人日报》)
政府环卫服务公开招标,附加了一个招用失地农民的加分标准,竟然能使环卫工的工资每月增加450元。据5月底的新闻媒体报道,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垫底。去年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1030元,据称今年将提高18%,可至今仍是1030元。从各地城镇已实行环卫市场化的实践看,保洁服务的环卫工人队伍主力,都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的失业职工或农民工,因为劳动报酬低,连中年人都难以吸引。贵阳市政府外包环卫工作招标的一个小变革,未必增加多少财政投入,却让竞标环卫工作的公司有了增加环卫工人劳动报酬的积极性。
6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一个突出主题是“放权”,李克强总理强调说:“‘放’是放活,而不是放任;‘管’要管好,而不是管死。”虽然总理是针对政府“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就业”而言,却对各类市场化的活动都有深刻的意义。
城镇环卫工作外包的市场化已成为一个趋势,但由此也出现了问题,企业不是公益性的慈善单位,当企业切分政府支付的环卫服务费这个蛋糕时,会尽可能给劳动者少分一些。结果大多数城镇的环卫工人队伍,出现了“老龄化”和“临时工化”,城镇的年龄偏大难以就业的失业人员,宁可等着政府安排公益性岗位,也不去应聘环卫工,因为相比之下环卫工作更辛苦。
环卫工人在市场化中很尴尬,不知道怎样去争取更多的权益。曾有位市总工会主席到下面慰问环卫职工,看到那些年迈、吃苦耐劳的环卫工人,每月只能拿到当地最低工资,感到工会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谁来代表环卫工人拓展他们的权益?显然,这些环卫工人只签过劳务协议而没签过劳动合同,他们自身没有能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也不知道归属哪个工会,应由哪个工会代表他们与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会主席只能建议承揽环卫工作的公司,能不能对政府支付的承包费少些提留,向政府相关部门建议,对外包环卫工作财政多些投入。
在环卫工作市场化中,属于外包的环卫工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工会组织对环卫工人只有帮扶的举措,诸如动员社会的力量,给环卫工人找一个能喝水歇脚的地方,设立环卫工人的帮扶基金,让部分突遭天灾人祸的环卫工人能解燃眉之急,偶尔给环卫工人免费体检等,而这些并不能解决提高环卫工人劳动报酬的根本问题。
解决环卫工人的劳动报酬过低及增长过缓的问题,关键还是在政府。2010年,上海市总工会调查显示,上海环卫工人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四成。在上海市政府主导下,从2011年起上海开展的环卫系统的工资集体协商,其实就是工会与各级政府环卫机构的集体协商,使上海环卫工人劳动报酬连年来得以增长。近年来,包括省会广州在内的广东省多地发生环卫工人自发停工事件,使得政府不得不重视环卫工人待遇问题,专门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水平,规定环卫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110%.
从环卫工作市场化这个改革角落,人们可以感受到政府放开却不能放任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如何管好而不会管死的重要性,对政府放开市场和治理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把劳资矛盾置于可控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