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耀 琪:二维码识食品别成了管理的游戏
//www.workercn.cn2014-06-11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报载,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具有二维码身份证的食品,其中一些食品的价格比普通食品高一倍,但二维码背后所传递的内容却非常有限,常常不是乱码就是无法打开,远远达不到全过程可追溯的标准。

    根据商家的说法,加印条码等生产工序给企业带来了成本,做“追溯系统”费时费力,而且涉及很多原料采购环节,要想真正建立这样的追溯体系并不容易。由此可见,我们对高科技应用的想象力还是过于缥缈,甚至无视生意人基本的立场。商家为什么要搞二维码,搞了给谁看,搞了有什么好处,得花多少钱来搞?这些都是很基本的问题。可保存的工业化食品应该搞,那些今天采摘明天就上市的蔬果、众多无须包装的散装食品,其身份识别也能做到如此精细化吗?

    二维码只是一个标签,背后需要的是生产企业和基地对全流程的严密把控。对一般中小生产商来说,食物原材料的来源五花八门,以它们的能力也难以完全掌握上下游的所有环节信息。只有对那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基地,才可能打通全产业链的信息。但即使如此,大企业主也未必觉得有必要把接近商业秘密的信息告诉所有人。按企业的原始理念,我的产品有竞争力,就会形成品牌效应,大家就会认可,至于背后的生产流通过程你不必关心。正如你喜欢吃我的竹升面就来,但别问我是哪里买的面粉。

    在当前食品安全危机日益严重的语境下,消费者当然希望更多了解企业信息,并据此进行有效的排除和挑选。而对企业来说,则是要尽可能地将产品进行升华和神话化,避免被还原成毫无情趣的真实信息和数据。这个道理,就类似于苹果手机上绝对不会印上富士康的字眼乃至厂址,以此才能显示其“美国血统”。当政策一片好心希望能帮公众消除信息不对称时,遭遇的却是参差不齐的响应节奏,演变成一些国企为了迎合政绩表达而不得不逢场作戏,而有的企业干脆借二维码提高售价、鱼目混珠。

    二维码的推行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类似现在网上购物后会有全程物流信息反馈一样,已经深入人心。只要企业、行业愿意去做,是无论如何都能实现的。关键是看政府的监管幅度有多大、消费者的需求程度有多强烈,是不是强到能影响企业的生存。其实,当前最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往往就出在生产环节上,消费者即使通过二维码也未必知道真相,更别说很多二维码都是假的。因此,监管部门还是要抓好源头,别以为食品普及二维码就人人诚信、天下无事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