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媒体日前报道,全国夏粮收获接近尾声,丰收已成定局,有望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十一连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分析今年夏粮生产三个特点,一是面积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达到4.15亿亩;二是单产创历史新高;三是11个冬小麦生产省区全部增产。
我国人口众多,无农不稳,无粮不安。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而且是连续十一年丰产,这一“定海神针”作用有着不凡的意义。
然而,超市中琳琅满目的水果、蔬菜、大米,多标有“有机”字样。唯独面粉缄默,不见印有“有机小麦加工”。难道真的没有有机小麦吗?
资料表明,小麦主产区还真是主要靠化肥实现增产。从1984年到1994年的10年间,我国的化肥用量由1700多万吨上升到3300多万吨,增加90.7%。相比之下,同期粮食产量只由4亿多吨上升到4.4亿多吨,增加幅度9.1%。这说明,化肥使用的回报呈递减趋势。之后化肥用量还在逐年增长,2004年4500万吨,2011年达到6000多万吨。
尽管化肥使用多有后顾之忧,毕竟我国粮食还是实现了逐年增产。2012年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同比增加1836万吨,增长3.2%;2013年粮食产量突破6亿吨,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夏粮实现“十一连丰”。
但是,化肥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央有关部门曾邀请8位院士进行研究,院士们提交的报告指出:我国化肥利用率仅为30%-50%,也就是说,50%-70%的化肥没有起到应有的肥效。有资料表明,我国耕地是美国的一半,却用了一倍于美国的化肥。大量没有利用的化肥随雨水淋溶汇入了地下水或流入湖泊,对水质造成了污染。各地水质的富养化、劣五类,农药化肥起到了助推作用。不仅渗透,农药化肥而且挥发,空气污染雾霾难说没有它们的贡献。更有甚者,山东等地发现了可使人畜致病甚至致命的毒小麦,邻近的地块都受到感染,土地三年禁种任何作物。虽然至今还没有查出原因,停止农药化肥使用、减少对地下水的和耕地的污染已经是亡羊补牢。
在粮食、环境相互影响和国际粮食市场暂时没有负面影响的眼下,能不能稍微放松一下产量这一紧绷多年的弦,尝试使用农家肥料,使土地休养生息。让化肥走下“神坛”?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有机肥料和化肥未必就是冤家对头,也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机肥料用好了,没有人会怀疑产量的继续增长,重要的是肥料的质量要得到保证。这一问题在河南、新疆、内蒙古的有机小麦种植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河南延津的20万亩有机小麦被挑剔的茅台酒集团确定为酿酒用粮,新疆伊宁县麻扎乡成功注册了“萨普”牌有机小麦面粉商标。
有机小麦生产的好处无须赘言,以此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却不可小视。大批化肥生产企业将面临转产。其实,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污水、秸秆、垃圾无害化处理,河湖淤泥、粪便加工等绿色产业都能生产出大量有机肥料,化肥厂的设备经过改造有的或许还可以继续使用,职工经过培训也可继续上岗。关键是技术和资金,以及企业改产初期可能出现的亏损,这些都需要得到财政的扶持。再有就是劳作,施用有机肥一定比化肥增加劳动强度,但与美国农场多达15种肥料配方使用相比,不会难到哪去。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