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叶祝颐:政府应为特殊医疗欠费兜底
//www.workercn.cn2014-07-09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深圳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统计,目前,全市11家市属公立医院已累积医疗欠费共有8157万元,欠费人数有8000多人。医疗欠费已成医务人员的心头之痛,见死不救、没钱不治不行,但是在医院及医护人员全心全力救治病人后,若还要承担欠费的责任,这又是何等的尴尬,这样巨额的医疗欠款又该由谁来埋单呢?(7月7日《南方日报》)

  卫生部多次强调,对急诊抢救患者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需急诊抢救的患者,医院、医生必须坚持先抢救、后缴费原则。坚决杜绝见死不救。社会舆论也一再呼吁医院不能拒收病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医院应该责无旁贷履行救死扶伤职责。但是医疗欠费已成医务人员的心头之痛,医务人员无奈成了“催款员”,令人无法释怀。我担心的是,如果医疗欠费现象愈演愈烈,影响到医院的正常经营,可能会逐步消弭医生的救死扶伤精神。

  从数据来看,深圳市11家医院累积医疗欠费达8157万元之多,个别医院甚至被欠费四五千万元,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经济发达的深圳尚且如此,落后地区医院的情况恐怕更糟糕。虽说医院推脱不了救死扶伤的责任,但是,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对无主病人、无钱病人见死不救的现象并非个别。医院往往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公众多是谴责医院。但是谴责归谴责,医院见死不救的消息仍不时进入公众的视野。河北省安国市中医院遗弃流浪女,湖南省新田县中医院遗弃车祸受伤教师,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当然,医德滑坡、创收思维作怪,是医院见死不救的原因之一。但是从医院普遍被欠费的现实来看,医院见死不救也有其苦衷,有值得政府反思的地方。

  尽管公立医院占据医疗市场的主流,但是在政府公共卫生投入欠缺的语境下,医院又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多靠创收来保证医院效益。医院救治无主、无钱病人,往往很难从政府得到补偿。这些特殊欠账成了医院的心病。对于这样的医疗坏账,经营情况较好、规模较大的医院或许能够承受,经营情况一般、规模较小的医院确实“吃不消”。如果这样的医疗坏账多了,难免会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后劲与医生救死扶伤的积极性。民营医院更是如此。“贫穷是压倒患者的稻草,可是医院就不会被贫穷压倒吗?”有医院负责人如是说。

  尊重每个病人的治疗权利是医院的职责,更是政府应尽之责。政府不仅要强调见死必救,而且要消除医院的后顾之忧。在这方面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比如,北京市规定凡是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即抢救的流浪乞讨人员都由政府埋单救治。再比如,福建省将低保户、无家属、无钱病人等弱势群体列入基金救助对象,通过配套制度引导医院先治病救人。通过政府为特殊群体医疗费埋单的地方法规制度规范见死不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医德,但比单纯强调见死必救管用,也为破解见死不救难题打开了思路。如果医院找不到医疗坏账的制度出口,即使医院迫于舆论的压力,勉强同意救人,医生救人也很难全力以赴,甚至出现遗弃伤病员的极端案例。

  因此,要破解见死不救难题,不能寄希望于医护人员高度自觉;不能满足于患者求助、媒体呼吁、政府施压、医院救人的被动救人模式。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大病救助制度,由政府为特殊医疗账单埋单,为医院坏账寻找制度出口,很有必要。对于有支付能力拒不支付医疗费用,不讲诚信的恶意逃费者,政府可考虑动用执法力量帮助医院讨债。只有这样,才有望打破医院见死不救的瓶颈,留住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精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