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息惠丽:社区养老服务应走向专业化
//www.workercn.cn2014-11-27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快速发展,使现阶段老龄化社会呈现出先于工业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等特点。社会从农耕文明时代走向工业文明时代,中国也正在从过去主要依靠亲缘关系的“家庭养老”,向主要依靠各种社会公共机构的“社会养老”过渡和转变。在此形势下,社区养老以其养老的理念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相契合,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费廉、见效快等特点,赢得众多老年人的信赖,成为养老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当下我国老年人需求与社区提供的服务之间有着显著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投入不足、设施较差、工作机构不健全、服务不够多样、运营效益低、专业人员匮乏等原因造成的。因此,社区养老走向专业化,应在积极争取多方社会资助,合理实施有偿服务,避免社区养老成为“无源之水”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项制度、配套设施和专业服务队伍等,协调好与家庭的配合和分工,共同处理好经济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这三个养老工作基本方面。

  首先,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设施。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主要是健全完善社区养老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制度管理体系。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理念、宗旨、服务工作流程等,使各项服务规范有序;二是建立社区老人信息系统。收录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收入状况、文化程度、爱好特长、健康状况等详细资料,为给其个性化服务提供基础资料,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三是不断完善相关设施。在保证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增添健身护理室、保健康复室、多功能活动室等,满足老人的医疗保健需求、活动健身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

  其次,建立专业服务队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大多由家庭妇女、下岗待业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组成,真正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少。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使服务人员系统学习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打造具有专业素质、朴实敬业、乐于奉献精神的服务团队。服务人员的配备,应由非正规照顾人员与正规照顾人员进行合理搭配,采取长期、短期、定期、临时(随叫随到)等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现有人力资源,发展志愿者队伍,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

  最后,注重服务内容系统化、多样化。一是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空巢家庭老人、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残疾老人等不同类型老年人群,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心理健康服务、黄昏就业服务等不同内容的福利服务、收费服务或公益服务。老年人可根据自身需求和习惯,选择上门服务(居家服务)、社区设施服务(如日间照料中心、日间护理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支援网络服务(如社区结对关心)等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老年人只需拨打服务电话,工作人员就能在第一时间迅速、合理落实其需求;二是成立养老服务超市。充分利用社区内部和外部资源,搭建更为广阔的服务平台,建立集居室保洁、入户洗衣、订餐服务、日间照料、健康保健、生活用品采购服务等为一体的养老服务超市;三是建立服务监督机制。建立由低龄老人、退休职工等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组成的社区服务监督小组,征求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随时掌握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依据,促进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使社区养老体系进入良性循环。

  在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养老这一难题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社区养老是项意义重大,惠及老年人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社区养老只有走向专业化,才能让更多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一目标,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带来的压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