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或许连李平本人都没想到,作为主裁判的他会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20年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于在联赛佛山对阵北京的比赛中出现一系列错判漏判,负主要责任的李平被CBA裁判管理委员会开具了停赛15场的罚单。这是现行规则下对裁判单场执法错漏的最严厉的处罚,李平也成为本赛季前成立的裁委会开具首张罚单的对象。
目前,CBA裁判管理委员会的五名组成人员包括北京首钢俱乐部副总经理袁超、上海男篮投资人姚明、东莞男篮投资人梁志斌、辽宁队总经理严晓明和八一队总经理徐积为。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同一种标签:俱乐部高层。这次对李平的处罚,首次由独立于中国篮协之外的CBA裁委会作出。
中国篮协主动把“裁判管理权”这块“烫手的山芋”抛给了俱乐部,勉强算是管办分离的重要一步,但因为其成员的身份,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质疑并未解除。
裁判问题已经成为制约CBA发展的大问题,但新成立的裁委会要想真正发挥作用、管好裁判尚需时日。
新罚单虽然开出,其依据却是“旧规定”——中国篮协制定的《2014-2015CBA职业联赛纪律处罚规定》。在佛山男篮俱乐部总经理刘宏疆看来,这点代价与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的俱乐部因为“昏哨”所蒙受的损失不成比例。
相比新成立的裁委会,我们在对裁判的监管方面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多。NBA在这点上就走在了前面,当年裁判多纳吉涉嫌赌球事件遭曝光后,NBA任命美国退役二星将军罗纳德·约翰逊出任裁判事务部高级副总裁,全方位掌管裁判工作,实现了NBA篮球事务与裁判职责的正式分离。
除了实现裁判的专业化,而并非像现在的裁判一样,除了执法比赛,还在高校等地方工作,CBA联赛在裁判监管方面是否也可考虑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由代表篮协、俱乐部、裁判等各方利益的专业化人员组成,同时在新闻监督及社会监督等方面对裁判进行监管,多管齐下,形成一套完整的裁判监管体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裁委会的成立,是我们的联赛通往职业化迈出的一步。但留给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