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吴 江:治理环保“黑户”究竟还要多少“黑名单”
//www.workercn.cn2014-12-11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8日与最高人民法院、环境保护部等8家机构签订信息采集合作备忘录,彼此实现在信息数据方面的互联互通。这意味着“老赖”、环保“黑户”、偷税漏税企业等将进入银行“黑名单”,并难以从银行贷款融资。(12月10日《京华时报》)

  假如成了“黑户”,却没有任何需要承担的后果,甚至照样可以我行我素,“黑户”效应被淡化,相关的治理机制逐渐失效,自然也就在所难免。现实中,尽管一些环保违规企业早已是臭名昭著的“黑户”,但由于环保部门的执法与治理手段相当有限,违规企业即便上了“黑户”榜,也顶多只是脸上无光而已,无关痛痒的罚单,并不牵涉太多切身利益。环保“黑户”制度逐渐陷入“黔驴技穷”式困境,也就并不意外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征信中心与环保部等建立信息采集合作机制,在信息数据方面互联互通,一旦成为环保“黑户”,不只将面临环保部门的处罚,更意味着从此上了银行系统的“黑名单”,并在金融信贷等方面处处受限。这一与金融信用的联动机制,除了涉及商誉,更涉及企业的资金链安全乃至现实利益。环保“黑户”不再只是脸面无光,而更攸关其信用与信贷资质,甚至面临“断粮”的风险,看来不是闹着玩儿。

  可以设想,环保“黑户”上了银行“黑名单”,当然意味着治理强度的加大。环保污名将影响到金融信贷的资金血脉,如此攸关企业存亡的大事,也必将倒逼企业审慎掂量其环保违规行为的不菲代价。乍一看,借了银行征信系统法力的东风,环保“黑户”的治理困局,似乎也有望得到极大的改善。不过,对于这一征信联动机制,固然一定程度上令人欣慰,但却仍然不能过于乐观。

  事实上,既然只是信息采集合作备忘录,以及信息数据方面的互联互通,银行征信中心究竟会如何采用这些数据,其实很大程度上仍有不确定性。而相比“老赖”与“偷税纳税”这类与银行业风险直接相关的信用违约行为,环保“黑户”其实并非简单的信用违约,而是将内部成本外部化。假如相关的环保成本内化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其实意味着这类企业仍将维系可观的利润率。对于银行的金融信贷业务而言,给这类企业放贷,非但没有啥信用风险,反而可能因其环保违约行为降低了成本,而提升其金融信用。既然银行并非行业监管机构,而是需要追逐利润的企业,那么,征信联网之后,环保“黑户”究竟会否登上银行“黑名单”,恐怕仍需打个问号。不仅如此,即便成了银行“黑名单”,只要环保“黑户”仍然可以延续其污染成本外部化的利好,其赢利能力将依旧看好,获得银行体系外的投融资支持,也未必是难事。

  某种程度上,当环保“黑户”要靠银行“黑名单”来震慑,恰恰暴露出环保治理自身的乏术。而寄望于挂钩金融信贷的征信系统来治理环保“黑户”,也顶多只能算是迂回策略,究竟收效几何,也需拭目以待。而对于环保“黑户”,其实更应建立有的放矢的治理机制,即严格的环保执法及高额的环保罚单。当环保“黑户”必须为外部化的污染成本偿付代价,难逃法律追责与财务风险的环保“黑户”们,恐怕早就上了银行“黑名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