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前 溪:治好“恐归症”不能单靠亲人的召唤
//www.workercn.cn2015-02-12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昨日凌晨6点刚过,一对父子从沙坪坝青木关出发,安全抵达老家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此前,33岁的儿子小陈,15年没和家里联系,以致户口被注销。因为办理一张临时身份证,重庆民警得知他恐归15年,通知了家人。(2月9日《重庆晚报》)

  每临近春节,“恐归族”就会走进公众的视野,这似乎成为每年固定不变的节目。对于“恐归族”,专家似乎给出了不少良方,但具体到实际的行动,未必有效。

  应该说,像15年不回家的“恐归族”是罕见的。但几年不回家的“恐归族”却较多。《2014年春节基层打工领域调查报告》称,37%的受访者2014年过年不回老家,“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回家”占到其中的47%.不回家是因为“混得不好”,这不难理解,毕竟人是有面子观念的,回到家乡,即便是达不到衣锦还乡,至少也应该是混出一些名堂来。要不然,觉得无法面对亲人的日日担忧与念叨。还有一些年轻人过年回家后被家人逼着相亲,在种种艰难滋味中,也就慢慢炼成了“恐归”心理。

  面对“恐归族”,不只是与之心灵鸡汤的说教,更需要制度化的关爱。一方面需要年轻人更新观念,不要被一些所谓的“面子”吓倒,对于“混得好不好”有一种新时代的看法;另一方面,更需要给那些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更多的政策优惠,让他们在城市中拥有劳动者应有的尊严,而不是权益被边缘化。

  从表面上看,15年未与亲人联系是“混得不好”惹的祸,但从本质而言,却是个人与社会共有的因素。因此,治好“恐归症”不能单靠亲人的召唤,毕竟尊严的疗效比亲人的召唤更能够让“恐归族”感到心安。同时,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让那些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有一种归属感,无论在城市中还是回到家乡,都有自己骄傲的资本。如此,也就不怕回到家乡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