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刘文明:生源买卖破了职业道德底线
//www.workercn.cn2015-02-26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高职生源危机步步紧逼,各校老师纷纷加入宣讲拉生源的行列中。印刷精美的宣传材料“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班主任老师对前来宣传的高职老师没顾得问候,就直截了当地抛出每位学生“能出多少?”的探问。言下之意,谁出价高,谁就可以宣传,就能“争取高中老师不遗余力地为高职输送生源”。(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虽然笔者不是法官,暂不敢扣之以“腐败”的帽子,但在学校这个最圣洁、最高尚的“象牙塔”里,学校伙同老师竟然把自己学生当成“摇钱树”,毫不掩饰地进行规模化竞价分赃,而且渐成“新常态”,这种不择手段、不知羞耻的举止实在可恶至极,也实在让号称“人才摇篮”的学校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斯文扫地。

  从见诸报端的消息看,中职“生源买卖”早已有之。教育部对此已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机制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秩序的通知》,推出六大禁令,其中包括严禁生源学校或教师买卖生源,向中职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等。但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老常态”下,这一禁令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那边厢,中职“买卖生源”之弊尚未根治;这边厢,高职“生源买卖”已经狼烟四起,“你1000、我3000”的竞价乱声不绝于耳,校领导、班主任轮流坐庄,获得高溢价“兑现”。“买卖生源”的火种,已成职教生源大战的燎原之势,蔓延速度之快,火力之猛,怵目惊心。

  真是痛心疾首!好端端的初高中学校和中高职院校,原本是两座为学生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的“加油站”,结果硬是被逼变成了农贸市场上讨价还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两位卖菜买菜的主儿。这一“生态”中,职业院校成了一块唐僧肉,初高中学校成了红了眼睛的“妖精”,谁都想吃一口肉,分一杯羹。

  之所以如此滑稽,应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人口红利逐步减少,人口拐点即将到来,不少职业院校可能会出现学生招不到、“吃不饱”的问题。在免试入学的招生制度改革设计下,很现实的问题是,院校为了招到生、“吃得饱”,就会打擦边球,采取非常规措施,花钱“买生源”,再提高学费,“羊毛出在羊身上”,真正亏了学生。与之呼应,初高中学校及老师手里握着大把的“生源”,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控制权、引导权,凭借这一“优势”,钻政策空子,把学生当成“摇钱树”。

  从后果看,敛财仅仅是一个次生危害。最大的危害恐怕当属扰乱了招生秩序,让社会、学生和家长对老师不再相信和敬重,对职业教育彻底失去信心,从而使职业教育进一步沦陷为最末流、最儿戏、最不靠谱的教育类型。“讨价还价”的双方沆瀣一气的必然结果是,终有一天把职业教育做坏做虚。

  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下三招:首先,强化制度顶层设计。国家层面制定科学完善的招生制度,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学生本人与报考学校双向互动的顺畅注册报名路径,加大信息公开化,消除中间环节,切断利益链。其次,强化生源学校及老师的自律。学校和老师要遵纪守法,用优良校风、高尚师德教书育人。而非把钱利放在第一位,导致育人导向错、动机偏、底线废。此外,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具备独立批判精神。就这件事而言,学生上什么类型学校、自己优势在哪、读哪家学校、选什么专业,都要自己去了解、分析并决策。第三是强化社会监督的他律。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多渠道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严管重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打击“买卖生源”的学校和个人,净化教育秩序,切实维护好学生、家长、学校利益。

  教育者的良心是整个民族价值观和社会道德水准的标尺。学生不是教育者的“摇钱树”。生源学校和老师,万万不能因小失大,莫为几文小“钱”,莫为一时一己之利,损害了学生一生利益,损毁了自己一生英名,破了教育者的职业道德底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