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自听说住房困难得到政府关注而被列入政府保障房建设计划后,某破产国有企业700多户困难职工每天都盼着能早日住上新房。然而3年多的等待之后,一项旨在解决职工住房困难问题的民生工程,却变成了“民怨工程”。下岗职工杨春生告诉记者,根据大通县委、县政府的“迁建安置方案”,用来安置的房屋性质是廉租房,并对他们原有的自有产权的房屋进行无偿征收。(4月11日新华网)
搬离危房住新房,既是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善意,也是企业困难职工希冀改善住房条件的满心期待。但青海光明化工厂的许多职工为何对这种改造与安置不买账?不满“产权房换廉租房”的性质改变当属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拥有个人清晰产权的房产属公民的私有财产,产权人可以对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而廉租房不过是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为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其显著特点是“只租不售”。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产权房换廉租房”的旧房改造,无疑是让该厂职工由曾经的有产者变为租房户,这显然是对职工权益的一种侵害。
诚然,国有企业的土地所有权的确属国家所有,但与职工房产权相连的那部分土地使用权却属个人拥有,当地政府岂能说拿走就拿走?正如65岁老职工刘淳所质疑的:“原来的房子虽然小、虽然破,但那是产权房,房产证、土地使用证都是齐全的,改造以后怎么性质就变成了廉租房?”
其实,当地政府与企业职工存在的最大争议,就是对原有房产是否应该进行无偿征收。从当地官员“原来房屋面积已在新的安置小区给予了1∶1的置换,只有超出原有面积的部分才按照成本收取房款”的解释中不难理解,显然是用“置换”实现“征收”。而职工从市场开发的角度考量,征收拆迁几证齐全的房屋,需要经过事前评估、过渡安置和适当补偿的正常程序。
为此,我们不妨看看国务院《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七条的相关规定:“无偿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时,对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偿。”由此看来,当地政府“住新房交旧房”的无偿性置换显然并不合法。而青海省和西宁市两级政府相关部门关于“大通县政府部门应该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评估后进行补偿”及“不能说老百姓搬进了新房子,老房子就得无偿征收”的官员表示,则无疑属有法可依的正确态度。
退一步讲,即便当地确有“不利用廉租房的政策,住房改造就没办法落实”的难言苦衷,但作为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的拆迁大事,也应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关于“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规定,对“产权房换廉租房”的征收安置方案进行科学评估论证,并公开征求职工意见。这不仅有利于棚户区拆迁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更是尊重拆迁职工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的民本体现。而罔顾职工关切、缺失公开透明的行政行为,又如何不事与愿违、引发民怨?
加强学校安保仅是治标,找出为什么校园惨案... 2010-05-07 |
新民晚报:不升便腐败? 2010-06-04 |
求神讨薪迷信还是无奈? 2010-10-13 |
“百姓敲诈政府”从何说起 2010-11-04 |
齐鲁晚报:“百姓敲诈政府”从何说起 2010-11-04 |
“豆腐路” 2011-04-27 |
媒体观点 2012-06-06 |
如此底气从何来 2012-11-02 |
上亿水利项目建成即废谁负责 2014-10-17 |
周稀银:“硬指标”下的“被宣誓”值得商榷 2010-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