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关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社会的责任。但如何将这种关爱转化为切身的翼护,则不仅需要深沉情感,还需要合格的能力;不仅需要倾情付出,还需要守住安全的底线。5月21日,西安市长安区高望村,一个2岁多的孩子掉进了深达40米的井里;5月23日,河北省大名县,5名小学生下河游泳,发生溺水事件,无一幸存。这样的消息,令人扼腕,刺痛神经。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亦是社会的一员。现实中,许多家长却是高关注、低能力,将守护的职责推向社会,希冀坏人更少、制度更好,疏于安全的防护与教育。对社会来说,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家本位”的观念并未散去,养育更多被视作家庭私事。儿童作为社会中更需保障的一个群体,在社会管理中却被忽视,对儿童的安全管理往往失之于松、失之于软。
“愿出一千万,寻回爱子”“孩子已走失多天,帮转”……这样的悲剧许多人都曾看过、听过。而在唏嘘感慨、爱心转发后,有多少家长真正引发警醒、给予孩子安全教育?真正拿出时间对孩子进行防拐防骗的体验训练。我们的社会,在经历一次次悲剧后,是否思考过不再将救济手段局限于海报、论坛、朋友圈,而去建立一套迅速、有效的失踪预警机制。
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蕴含着一个民族未来的所有可能性。而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安全的环境。家庭、政府部门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还是上海、山东等地对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进行立法,都表明对孩子安全的保护正在朝着制度化、法治化的方向迈进。
近日,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庆祝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联合通知》,明确提出全社会形成保护儿童的良好风尚。如何对待孩子,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为孩子们织就一张平安、幸福的安全网,这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也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李玉兰:没有信任,何谈尊师重教? 2010-09-08 |
张金岭:记者节不仅是记者的节日 2010-11-08 |
丁永勋:何不定“六一”为促进教育公平日 2012-05-31 |
黎 言:儿童节不应变成“消费节” 2012-06-07 |
盛 翔:“孙子喝国产奶”该如何解读? 2012-06-13 |
林 萧:为留守儿童多建“绿色网吧” 2012-06-25 |
禾 刀:“中国式接送”并不全是溺爱 2013-04-24 |
王 琦:放心食品是最好的“六一”礼物 2013-05-31 |
汤嘉琛: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全成长的环境 2013-06-03 |
崔 红:给孩子最好的暑期礼物 2013-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