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两瓶海飞丝洗发水同时摆上桌面,打开同样的外包装、闻着同样的香气、没有差别感观。唯一能够分辨它们的只有巨大的价格差距:分别为24元和6元。近日,新京报记者通过对北京朝阳、大兴等区县以及河北燕郊、保定等地走访发现,大量仿真度高、价格低廉的假冒日用品充斥市场,其中不乏来自宝洁、联合利华等知名厂商的产品。(7月20日《新京报》)
“3000块你就可以有自己的生产车间”,还提供免费培训上百种洗涤用品生产技术配方,授权多种洗涤用品品牌,供应包装瓶、包装袋和生产原料,“高仿”洗发水、蚊香、卫生纸等由黑作坊生产,通过网络论坛、QQ群等途径销售,俨然已经形成一个黑色产业链,攫取巨额暴利的同时,更给消费者健康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一款“高仿”洗洁精砷含量超标58倍,可见长期使用危害有多大、后果有多严重。
“能扫微信二维码,与真的没啥区别”,消费者显然很难识别、防不胜防,往往只有用后出现不适等情况才能发觉。“高仿”日用品越来越肆无忌惮,人们无疑既期待政府职能部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更希望那些“被高仿”企业向“李鬼”宣战将其逐出市场,毕竟“高仿”产品既涉嫌商标侵权,又必然会蚕食市场份额,直接影响到其经济利益,而“正牌”打假维权显然更具专业性、针对性,更能见效果。
然而,现实的情形却让人颇为失望和费解,那些正牌企业似乎鲜有打假热情,有的称没有打假部门,从未就商品被仿冒有过维权;有的虽有专门的打假办,但只是对消费者提供的“高仿”样品进行检测证伪;有的则表示无能为力。按理说,无论是替消费者着想还是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考虑,正牌企业对“高仿”造假行径都不该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或正是“正牌”无视、无为,助长了“高仿”们的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正牌”企业对“高仿”熟视无睹,放任自流,显然既有依法维权意识淡漠的因素,也与制假窝点的隐蔽性、网络交易的虚拟性、维权流程的复杂性致使维权成本高昂、得不偿失不无关系;既表现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也不排除存在自私自利的“难言之隐”。“高仿”成本如此之低,某种程度上反衬出“正牌”利润空间之大超出人们的想象,无原则的妥协恰恰可能出于维护现有的“李逵”与“李鬼”共生的行业生态和利润预期不被打破。
“被高仿”品牌保持缄默,“高仿品”难免会横行市场,而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要遏制这一怪象,打破这一怪圈,显然不能仅仅寄望于正牌打假,监管执法部门须与时俱进、依法发力,同时要从制度层面研究、明确正牌不打假的责任及其追究办法,使其不能罔顾消费者合法权益而对“李鬼”持暧昧、放任态度。
熊锦秋:弱市融资需慎之又慎 2012-10-08 |
严辉文:官方该如何回应干部私事 2014-05-22 |
朱昌俊:山寨狮身人面像,该反思什么 2014-05-26 |
埃及投诉棒喝山寨 2014-05-26 |
和静钧:模仿也要遵从规则 2014-05-26 |
中国青年报:聚美成“聚假”,岂能退货了事 2014-07-30 |
邓海建:聚美成“聚假”,岂能退货了事? 2014-07-30 |
赵蓓蓓:岂能任由制销“戏法”愚人害人 2014-10-28 |
朱 巍:500万,必须让于正疼一下 2014-12-26 |
李克强在达沃斯释放中国自信 2015-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