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英国广播公司二台近日播出今年上半年拍摄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学》,纪录片选拔了5位具备全英文教学能力的资深中国老师,他们都在中国教育体制内工作超过5年;制片方让他们在英国博航特中学特设的50人“中国实验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学。中国的教育方式与英国学生的个性发生了一系列碰撞,引起了热议。
笔者有一位朋友是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刚刚结束在英国伦敦为期一年的对外汉语教学。谈到这个话题,她结合亲身经历指出,中式教育在英国环境下遭遇“水土不服”是难以避免的,这无关乎两国教育模式的孰优孰劣,而是因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国教育的差异。
在高福利制度下,英式教育宽松自由,强调个人的兴趣和快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不强,课堂管理是一个大问题。而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中国,“争上游”成为大众的普遍心态,高考是许多人不可绕行的“独木桥”。为了在分数争夺战中取得好成绩,中国学生往往规矩、听话,“课堂纪律根本不是问题”。
长期以来,“中式教育”通常将学生视为一个同质性的整体,却忽视了学生在身世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性。“中式教育水土不服”的实质,是同质性和异质性的摩擦与冲突。不论是穿校服的千姿百态还是晚自习学生根本坐不住,抑或敢于挑战教师权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师生关系切实做到了权利平等、地位均等,学生的“不听话”不可避免就会上演。
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的差异,和两国不同的社会生态和教育环境密不可分。如果我们一味从文化中心主义出发,却不能以“异质思维”来容纳不同的教育形态,难免会产生自满或者自卑等负面情绪。只有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将夯实基础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模式的重塑和更新。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不同教育模式的交流和碰撞,需要我们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异质思维”来面对。就中国的国情来说,应试教育模式尽管有诸多弊端,却是当下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的成长空间,是“中式教育水土不服”为我国教育改革带来的启示。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不论何种教育模式,只要能够给学生带来光亮和温暖,能够给学生提供人生突破的渠道,契合学生及社会需求,就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易连云: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2010-07-27 |
中青报:教育的境界要向上 2009-01-09 |
中青报:教育的境界要向上 2009-01-09 |
人民网:根叔的“潮与亲”与校长的“板与远” 2010-06-25 |
朱步楼:幸福教育与教师的职业幸福 2012-09-10 |
教师节改期,有无必要? 2013-09-09 |
严 阳:“中国教师地位居21国之首”结论... 2013-10-09 |
刘天亮:当教师无须像月亮那样借光 2014-09-10 |
杨朝清:大学城需用良性互动消除隔阂感 2014-11-06 |
中国教育报:教辅“出国”值不值得喝彩 2015-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