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内一桩桩教育暴力事件的屡次发生挫伤人心,近日湖南某中学两教职工关门殴打学生的视频再次令人深思,这种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究竟何以服人?当一桩桩铁拳硬脚的悲剧过后,留给孩子的绝不只是红肿的脸庞、淤青的血块,更多的还有埋在孩子心中难以挥散的阴霾和无法磨灭的创伤。
捷尔任斯基曾经说过:“爱与罚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爱,温暖人心,使他有力量,善良,富有同情心。爱是一切善良、崇高、坚强、温暖和光明事物的创造者。”那么反之呢?当我们的孩子在校园里感受到的只有冰冷的惩罚,获得的是暴力相向时深深的不安与内心的怯懦还怎么让他们在成长中感受幸福,还怎么在学习中相信人性的美好。
夏丏尊在翻译19世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本教育学“圣经”时感叹称“教育要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这浅显易懂的道理却在百年的教育继承中被我们的一些老师所淡忘,让本该远离尘嚣、理应纯洁无暇的校园却时常隐藏着触目惊心的处罚。从脱裤跑、绿领巾、到教职工暴打学生,种种恶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对孩子尊严、人格的严重侵犯。
面对教育暴力的质疑,我们的一些老师或许会说“都是恨铁不成钢”,可试想想,作为一个健康社会该倡导的事情,我们能否遵守一份法治的原则,能否坚定一份教育的准则,学校绝不该沦陷为学生人身隐患的侵害地,教育不管是哪种暴力的出现,都是反文明,反和谐的表现,所以我们必须对校园不文明的教育行为予以纠正。
教育需关爱,更需要文明,依靠暴力来实现教育的监管,又和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有什么不同?这种“以暴制暴”的事件容易让孩子形成畏强欺弱的心理,让教师产生凌驾于道德准则之上的职业优越感,久而久之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和不准确的自我心理定位让教育的施暴者变得越来越猖狂,学生变的越来越怯懦,因此,面对暴力我们的教育者更要养成文明的处理方式,唯有如此才能让校园“以暴制暴”的恶行及时休,让国内的教育环境重塑师德高地。
人民时评:环境保护需要“管闲事” 2009-08-11 |
人民时评:环境保护需要“管闲事” 2009-08-11 |
中国网:“暴利拆迁”背后的悲情与无奈 2009-11-23 |
覃 剑:女工被游街是以暴制盗的惯性 2011-09-01 |
长城网:“以暴抗暴”的当头棒喝 2010-02-26 |
曾彦彦:谈慎独 2014-06-06 |
韩 睿:农民工维权缘何走向自救性犯罪 2014-08-12 |
“何炅吃空饷”为何演变成这样? 2015-05-27 |
余祖欣:未成年亟需一堵坚实“防暴墙” 2015-08-17 |
中国网:“暴利拆迁”背后的悲情与无奈 2009-11-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