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遭遇“行业寒冬”,也不能轻言放弃
黄筱 裘立华
//www.workercn.cn2016-10-31来源: 中工网—《劳动新闻》
分享到:更多

  10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遭遇“行业寒冬”,不能轻易放弃》的评论。从1997年到2016年,一个连续办了20年的行业活动—宁波国际服装节,依靠一种难以言说的坚持走到现在,并且正如一个20岁的年轻小伙儿,昂首阔步地走向下一个20年。服装节犹如行业的写照,在20年的风雨坚守中,我们看到了在统行业面临“寒冬困境”时,大浪淘沙之后的企业家另辟蹊径发现了其中的大有可为。

  纺织服装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飞速发展迸发活力,奠定了工业发展和外贸经济的基础。然而曾经“红极一时”的行业近年来却由于产能过剩、环境污染、附加值低、全球经济下行等因素,进入“行业寒冬”。

  从业者在这样的困境下像是坐了一趟过山车,从山峰进入谷底,他们有过动摇,有过困惑,甚至不少人选择了离开。“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样的“战略退让”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批人的坚守和突破。

  国外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寿命超过100年的企业日本有2.1万家,历史只有200多年的美国有1100家,中国却只有10余家。打开这些百年企业的长寿密码,坚守本业专注核心业务是它们的共同点,百年的发展中,这些企业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也曾有倒闭的风险,但是在专注和坚守中实现了老而弥坚。

  许多离开纺织服装行业的人会说,不是我们不努力,是市场太不景气,环境不利于我们继续发展。但反思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真的只是客观环境恶劣的“受害者”吗?它们的业绩下滑、份额减少何尝没有自身的因素?

  香奈儿、爱马仕、路易威登的代工厂遍布珠三角、长三角,中国工厂生产的衬衣、大衣、鞋帽、皮具贴上标签即可“华丽变身”,但在代工过程中,有多少纺织服装企业从中悟出了自身发展的门道,做到了像它们一样蜚声国外。

  好的品质得到了“大牌”们的认可,应该往前再迈一步,勇敢地从幕后走向台前,不再是局限在为他人做嫁衣,而是形成自己的品牌核心竞争力,理直气壮地扛起自己的旗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