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8月10日,武汉七旬爹爹因为母亲去世,留下一本存折,但是不知道密码,多方取款仍无法取回,无奈放弃了1800元遗产。不少市民家中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家中老人去世前,没来得及告诉银行卡或存折密码,而无法将钱取出来。市民詹女士就有这样一笔老人留下的遗产,是200万元的存折,银行也拒绝支付。(8月11日《武汉晚报》)
1800元遗产,因为过世的老人没有留下密码,在银行取款遭遇了拒绝,这七旬爹爹不得不无奈的放弃了。很显然,这笔遗产会成为银行永远的财富。而还有更为离奇的,这次不是几百元,也不是几千元,而是200万。对于这笔钱,我们没有必要去担心。
既然数额巨大,这位市民绝不会轻言放弃,而且已经引起了媒体关注,无论道路多么艰难,“修的圆满”会是最终结局。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警方出面证明老人已经过世,只要证明老人没有留下遗产分配遗言,就可以得出这笔遗产属于儿女继承的结论。接下来的事情,就更简单了,虽然子女不知道密码,但是银行应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子女证明和过世老人的关系,这笔钱就应该还给老人的子女。相信,这位市民的200万遗产最终是能够领出来的。
我更关心这样一个问题:还有一部分遗产是无法发现的。这些存在银行的财富最终干啥用了?
现实生活中,必然有这样几种情况:其一,老人过世了,由于存折藏匿的比较隐蔽,家人在清理遗物的时候是无法发现的。其二,即使发现了老人的遗留存折,可是上面的数额并不大,只是几百元,几千元。对于有钱人来说,不会麻烦的去较真。对于没钱人来说,原本也想较真,可是由于遭遇了拒不支付,也就放弃了,就像这个放弃了1800元银行存款的武汉老人一样。
这样看来,其实,银行就等同于将这笔遗产变成了自己的财富。这笔存款会一直存在银行里。市民将这笔钱款存在银行,就有了契约关系,银行承担的是保管的责任。可是,当这笔钱过了N年之后,依然无人支取的时候,银行是不是有责任想尽一切办法,将这笔钱偿还给存款人的子女?这牵涉的是诚信问题。如果因为无人索要而不偿还,这就是“拾金而昧”。
很显然的是,必然有很多类似的存款,因为存款人忘记了,因为存款人死亡了,因为存款人被抓了,而成为无人支取的财富。对于这笔钱,中国人民银行是不是需要进行监管和梳理?我想,是应该说清楚的。对于确实无人支取,或者是支取不出来的,就应该算算账。能够找到后人的,应该想法偿还。确实找不到后人的,也应该有一笔具体的账目明细,要么用于公益事业,要么用于救助弱势群体。总之,不能让这笔无法支取的存款成为银行的财富。
有人认领的遗产,银行尚且不愿支付。那么,无人认领的遗产,银行是不是也“拾金而昧”了?
陈一舟:钱越存越少,合理吗? 2010-08-13 |
钱夙伟:退休的爸妈怎么又上班了 2010-09-15 |
毛建国:因慈善跌出百富榜更值得尊重 2010-10-14 |
张遇哲:“副市长房产数十套”倒逼财产公示 2011-02-21 |
李英锋:储户存款被盗案件应有司法解决标杆 2012-08-08 |
躺担架改密码? 2013-10-16 |
有“鬼” 2014-01-29 |
存款“失踪” 2015-01-19 |
舒圣祥:存款失踪显示监管漏洞 2015-02-06 |
莫开伟:银行“内鬼”为何屡禁不绝? 2015-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