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多为农民工提供“定制化”文化服务
杨玉龙
//www.workercn.cn2017-10-17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你会来工地看我么?”一首情深意切的歌曲回响在礼堂,深深打动了台下农民工观众。日前,中建三局北京公司举办了第十届职工文化节,经过10年的发展,针对企业发展和职工需要,该企业努力打造出集体育比赛、技能比武、品牌活动于一体的职工文化节,为农民工文化生活提供更多“定制化”服务。(10月9日《工人日报》)

  职工需要文化,而农民工这一群体同样需要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和对物质、精神享受的要求都和他们的父辈不同,他们对城市的认同超过了对农村的认同,对文化生活也表现出更高的渴求。这也就意味着,为农民工提供的文化大餐更需要多元化,才能迎合他们的口味。

  但同时,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并不容乐观,比如,一些用人单位舍不得在农民工文化上投资;加之农民工分布在各行各业,工作繁忙,居住分散等特殊性,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往往是一种奢侈品。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农民工业余生活是“睡觉”和“闲聊”,也就谈不上读书看报,“干活累、没事睡”更成为诸多农民工生活的真实写照。

  让农民工的精神世界强大起来,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不仅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更需要突出精准性,多些“定制化”文化服务。一方面,用人单位应认识到文化生活对农民工的重要性,通过开展体育比赛、技能比武等,让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仅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更能够在享受文化大餐时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也需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比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文化行政部门为主体、多部门协同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部门间协作,逐步建立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长效体制,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孤岛现象,为他们创建起更多的文化生活“绿洲”,如此才能让广大农民工均等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再者,对于农民工自身而言,也应注重文化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和机遇,越来越便捷,工作之余不妨借助网络提升自己;或者走进城市中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就会发现生活不仅有劳碌和奔波,更有着丰富多彩的诗和远方,也就会发现自己的城市梦并不遥远。

  总之,农民工作为城市不可获缺的群体,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等基本权益问题,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对构建和谐的城市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农民工文化生活不仅要重视,更应该多为他们提供“定制化”文化服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