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解放军报“爱国情·奋斗者”栏目,向我们介绍了很多为国奋斗的热血军人。
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他们的人生选择。在他们身上,有种选择不凭兴趣凭爱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黄先祥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我们这代科研人中,有不少同志并不是根据个人兴趣去选择专业。祖国和军队的需要,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黄先祥原本学习的是机械专业,因教学工作需要改为瞄准专业。研发新装备,必须从零学起。那几年,黄先祥一边夜以继日地自修光学、电子学、自动控制等专业知识,一边没日没夜地进行科研论证。几年后,他终于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战略导弹半自动瞄准系统,使导弹发射摆脱了单纯依靠人工操作的落后瞄准方式。
选择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性、操守和情怀。如果能凭兴趣选择专业,当然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然而,当国家需要和个人兴趣发生矛盾时,能否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更见大我、见党性、见担当。
不仅黄先祥,国家和军队的很多科学家在面临人生选择时,都坚持把强国强军事业放在第一位,不凭兴趣凭爱国,不讲条件讲报国。当年,留美博士邓稼先归国后,中央安排他做“国家大炮仗”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听从组织安排”;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在国家需要他舍弃个人研究方向时,他坚定地回答,“我愿以身许国”;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因国家需要,曾多次变更研究方向,均取得杰出成绩,他的世界“祖国最大”;“火炸药王”王泽山选择了极其冷门的火炸药专业,他坚定地认为,“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他们都是心系祖国、不计得失的大写之人。
对于一个人尤其是科学家而言,放弃个人兴趣,变更研究方向,意味着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意味着付出更大的艰辛、更多的汗水,这是怎样的一种割舍!然而,在祖国利益和强军事业面前,他们毅然作出了抉择。在他们看来,被国家需要是一种幸福,为祖国奉献是一种价值。正如钱伟长所说:“我没有专业,一切从国家的需要出发,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如何选择,最能照见大我与小我。计利国家和军队者,总能放弃个人兴趣,“眼放长空得大观”。倘若总是计利小我,把个人得失看得很重,只会“汲汲于名利”,很难有大的作为。
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人生选择大都不能凭兴趣,而应把祖国利益、强军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在改革强军的时代潮流中,很多军人改换了专业、转隶了岗位、调整了身份,有的甚至要从零干起,但他们都做到了“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体现了强烈的服从意识和担当精神,也表现了博大胸怀和坚定党性,无愧于新时代最值得尊崇的人。相反,如果不愿接受祖国和军队的选择,总是追求“自我设计”,稍不如意就撂挑子,必然难以实现人生价值。
当前,军队正处于转型建设的深入推进期,对广大官兵来说,必然会面临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选择。只要我们像黄先祥同志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强国强军需要为第一选择,抛开心中“小算盘”,胸怀强国强军“大棋盘”,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强军梦,敢于担当、勇立潮头、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作者单位:92510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