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晏 扬:“公务员无一人辞职”,这样的调查结论很可笑
//www.workercn.cn2014-02-14来源: 扬子晚报
分享到:更多

    “在我省,记者调查发现,受访者中想过辞职的公务员近六成,但最终无一人辞职”——这是2月13日河南某报报道的一条新闻,原标题是《六成公务员有过辞职念头》。这条新闻被各大网站转载后引起网友热议,其中“主流”的声音是挖苦和嘲笑,而这种嘲笑似乎是有理由的:“最终无一人辞职”足以说明“近六成公务员想过辞职”不过是撒娇。

    可是,你是否注意到这个调查存在逻辑上的悖谬?该报记者分别向机关办公室、公安、教育、卫生、海关等部门的60名基层公务员发放调查问卷,这相当于记者向在职公务员询问:你有过辞职的念头吗?你现在辞职了吗?对于前一个问题,“近六成公务员想过辞职”再正常不过,在这个辞职、跳槽如同翻书的时代,包括你我在内,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可能大部分人都曾有过换工作的想法;对于后一个问题,记者的询问显得相当可笑——你问在职公务员是不是已经辞职,回答当然是“没有”,本身就是多余一问。这好比开会的时候领导说“没有到的人请举手”,结果没有人举手,于是领导心满意足地认为人到齐了,岂不可笑?

    公务员主动辞职的确实不多,但并非没有。记者不去调查这些单位近年来有多少人辞职,也不去调查这些公务员为何辞职,却去询问在职公务员辞职没有,然后煞有介事、故作惊诧地得出“最终无一人辞职”的结论,这可真是“神一样”的逻辑。如果说公务员的待遇还不错,那么环卫工的待遇算是极差的吧,但你若走上街头,询问几十名正在扫地的环卫工辞职没有,得到的结果肯定也是“无一人辞职”,而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何况,调查区区60名公务员,就能得出“河南省六成公务员有过辞职念头”的结论?

    类似不讲逻辑的媒体调查还有不少。再举一例:近日,北京某媒体通过调查90个孩子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得出公务员子女的压岁钱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结论。这个调查结论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引导”人们对公务员子女的压岁钱产生腐败联想,这个意图也许并无大错,问题是调查数据不足佐证——公务员子女的压岁钱只是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未必与腐败有关。公务员毕竟是一种体面的职业,他们的亲戚朋友大多也不是弱势群体,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多一些未必不正常。如果去调查一下媒体从业者的子女、大学教师的子女、科研工作者的子女、白领阶层的子女,他们的压岁钱可能都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何况,调查90个孩子的压岁钱,样本太少,“观点先行”的调查往往难保客观全面。

    越来越多的记者注重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新闻资料,这是一件好事,比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强。但是,媒体调查不能“观点先行”,不能带着观点寻找证据。同时,获取真实可靠的调查数据很重要,而对这些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则更重要。不能不讲逻辑,更不能为了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而歪曲事实、误导公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