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司马童:“百元礼金”不是该骂是该行
//www.workercn.cn2014-05-27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更多

  又到结婚旺季,很多人会莫名其妙收到“红色炸弹”--可能来自不太熟的同事,认识没多少天的前同事,或是失联多年的同学……日前,有一个帖子在论坛上很热闹,说是江苏一名男子去参加短暂共事过的前同事婚礼,一个人去了,只出了100元礼金,结果却被同事老婆一顿臭骂。(5月26日新华网)

  貌似已成坊间“传统”:凡收到“红色炸弹”者,不管熟不熟,亲不亲,即便人不到,礼总是要到的。这样的无奈与悲摧,文艺节目常有刻画,现实语境更是层出不穷。苏州那名男子的“百元礼金赴婚宴”,虽说网上议论褒贬不一,但对其“礼轻招臭骂”的遭遇,几乎都是闻之错愕。由此,更加坚定了笔者的一个想法:“百元礼金”不是该骂是该行。

  不知从何时起,国人的崇尚礼数和礼节,已逐渐异化成了“人情逼如债”的唯独看重礼金。这种风气滋长蔓延开来,不仅物化了人际关系,而且还日益偏离了送礼道贺的初衷本义。所以,类似“百元礼金”这样的“你我都轻松”之举,其实不乏实践约定。只不过,通常都存在于关系真正很铁的亲友之间;一旦回到“以收礼为目的”的庸俗场合,许多人又只得“打肿脸充胖子”,或是“随波逐流”,或是“照例行事”了。

  “百元礼金”并非缺乏民意期待,况且也是一种货真价实的“国际接轨”。譬如在新加坡,不仅普通民众都遵循一个“礼轻情义重”的馈赠原则,尤其是公务人员及其子女,在婚庆道贺方面,更加严守“谨防犯规”的清廉自律标准。所以,在人家那里,赴宴送礼若是过于大方或“土豪”,岂止引人担忧,甚至还会招人侧目。

  反观咱们“百元礼金”遭臭骂的现实,一则说明各地在提升公民的道德文明素养方面,或多或少,似还“流于表面,未触要害”;再则,就“红色炸弹”的只升不降而言,作为公务人员和公职人士,确实尚欠“再收缰绳”、更严要求。特别在中央八项规定、力纠“四风”的新形势下,以一度被视作“礼尚往来”的各种致贺场面为突破口,严格规制礼金数额,坚决消除“引腐空间”,对官对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可行之策。

  “百元礼金”不是该骂是该行。要在全社会形成这种和谐文明的新气象,仅靠少数人士的微弱声音、小圈实践,肯定难有明显改观。因此,也应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和衷共济地改变旧貌、力促实效。这当中,政府部门多管齐下的积极倡导,无疑乃是重中之重。譬如,可以形成机制,经常举办公益性的集体婚礼,把新人们收取“百元礼金”,当作一种时尚新风;而作为公务公职人员,则必须强化自律、扩大监督,严查严究非直系亲属的高额送礼;当然,把“百元送礼”作为“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的文明风尚,着力营造重礼重金羞于示人的社会氛围,那就更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