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又到一年高考时。今年关注高考的人比往年要多,除了939万考生及其家长,还有他们的学弟学妹及其家长,甚至包括今年参加中考、即将考入高中的初三生及其家长——因为大家都在等一只还没有落地的“靴子”。
高考改革新方案仿佛就是这第二只 “靴子”。为什么是第二只呢?恐怕因为第一只“靴子”差不多已经落地:这一个多月来中国教育学会的名誉会长、副会长们,接二连三地透露了此番高考新政的“关键词”,据此外界几乎可以勾勒出一幅新版高考的草图。
先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透露全国新高考方案初定”;后有“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称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实施”;最近,还有另一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表示高考改革不会削弱英语”。
而种种“剧透”之后,往往是当事会长再度现身“以正视听”,甚至教育部发言人出面“辟谣”,称教育部正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于是,人们不得不等待第二只“靴子”落定。
事实上,被誉为中国最公平考试的高考,好比一架巨大的天平,现在是比较稳定地摆平了;但若在哪个点上动一动,又会产生新的不平衡,再经过一轮调整和适应,再次达成新的平衡。因此,改革高考制度,上至大学、下至中小学,内及课程教育、外及招生选拔,必然是牵动各方、众口难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
对于这一民生关切,必须直面相迎,拿出深化改革的勇气和锐气,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明确方向: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既然是探索,就不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过程透明、信息对称,最后导向科学决策。
历史辩证地看,历来全国和地方高考政策变化,没有一次是十全十美的。在中国这个考试文化发达的国度,招考改革正在涉入深水区,新政符合最广大群众利益,但并不意味着一定完美无缺。
既然高考新方案大政已定,哪怕高考新政是第二只“靴子”,让它该落下就落下吧。当然,这里也希望教育部门多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高考新政,让社会公众真正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