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6月30日,成都市武侯区航空路新希望大厦外,身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莫向松,带着14个人集体下跪,手举标志牌向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畅借款100万元治病,上面写着“借我一百万,我打工还你一辈子”的字样。莫向松的行为在网上引发了争议,有人同情其遭遇并支持他的勇气,但也有不少人质疑其道德绑架(7月3日《新京报》)。
首先是活下去、以合法的方式活下去;然后才是,以合乎道德的方式活下去,以体面的方式活下去——此一价值序列,应是我们理解一位绝望者顽强求生的逻辑起点。跪求借钱治病,是道德绑架吗?也许是吧!人之为人,各有幸与不幸,祈望他人拯救一己之困,总归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虽有种种理亏之处,但“为了活下去”,俨然是无可争辩的理由。绝望者降下姿态、牺牲尊严,几乎以一种走投无路的悲怆形象,来争取一丝可怜的希望。似乎确有不妥,又似乎无可厚非。也许,评价莫向松的举动,我们最应抛弃那种“是非对错”式的执念。
有限的智识,从来无法精确评价复杂的人性。故而,与其热衷道德指责,不如想想怎样让世界变得更好。怎样让重病者,可以体面地获得接济?如何让“活下去”,变得不那么悲凉辛酸?这一切,显然有赖于更精细的社会保障体系,有赖于更发达的民间慈善文化。
莫向松等14人的集体下跪,也是一种权利表达。只是因为,此一举动太过张扬、太过“强势”,方才引发争议。在我们的固有认知中,求助者理应是收敛、弱势、楚楚可怜的形象——他们同样呼吁“伸出援手”,但从不向特定对象伸手要钱;他们习惯,以彻底的卑微去换取同情。与之相较,莫向松的连串动作,无疑更具“攻击性”。
莫向松式的强势表达,让公众很不适应。但客观说来,害处不大。积极点看,其对民间慈善的发育,也许还会有所推动。一方面,求助者高调曝光,让潜在的行善者找到了合适对象;另一方面,他们勇敢走向前台,也是对于富人阶层社会责任的一种提醒。须知,一个社会的慈善文明,从来都不会自发生成,它有赖于借助“需求”去调动“善心”。
当然,富人做慈善,只是一种“软义务”,谁也不能逼着他们非得如此。就此而言,求助者犀利的言行,还得守好边界才是……无论如何,还是要祝福莫向松,愿他未来安好,亦愿希望与尊重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