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顾德宁:小小年纪行凶,背后有“暴力文化”魅影作怪
//www.workercn.cn2014-07-10来源: 扬子晚报
分享到:更多

  6月28日下午,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柏树乡柏树村,8岁男孩晓辉(化名),被几名闲来无事的同学,强行叫到3公里外的永宁寨村,最终被11人围殴致昏迷,后经抢救无效身亡(7月9日《京华时报》)。

  近来,这类孩子暴力悲剧并不少见。我们的孩子们怎么了?透过每一起具体案例的表面和直接的“犯罪动因”,我们都不难看到一个魅影的晃动和嚣张,这就是各种媒介对暴力无限制的传播和渲染,甚至于公然地歌颂,以致形成所谓的“暴力文化”。

  当然,这不是一地的情况,也不是我国特有的,如欧美各国校园里也不断响起枪声。如果在涉世不深和充满好奇的童年就种下暴力的种子,以后收获血泪和悲哀,也就不奇怪了。

  现在,全球流行文化中常常在美化暴力,孩子们从影视、电子游戏和书籍上得到的信息是: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暴力是可以接受的,施暴者不但不受任何法律制裁,而且往往是被当作英雄来歌颂的。如对我国孩子影响颇大的《纵横四海》和《古惑仔》等,都是“以暴制胜”。

  当代青少年从孩提时代就对暴力犯罪司空见惯,随着影视和网络等传媒的普及,孩子们几天所看到的血肉横飞暴力镜头,可能已超过了整个“二战”。例如,一个美国青少年18岁之前在各种传媒上能看到4万起谋杀案和20万起其他暴力行为。我国也不例外,除了有“引进的”大片,还有“国产”的,杀戮和拳脚场面令人发指。新出现的“网络暴力”也不可忽视,我国青少年爱玩的网游,大都是以杀人为巧、为乐或为荣的。

  再看看我们对流行文化中渲染暴力的对策:影片的分级,喊了N年了,就是未见到位;对网络杀人游戏设计的限制,也迟迟不见行动;对暴力文化的批判、呼吁声音渐微;学校的生命和健康教育被升学挤压到可有可无;而且,与目前影视和网络游戏中渲染的“暴力美学”相比,我们教育体系中珍爱生命、遵守法规和生理卫生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一位男孩有严重的“网瘾”,百“解”无效,后来他父亲认真地“学习”了杀人游戏,他绝望地说:“游戏设计对孩子心理、生理、情感和趣味的揣摩和投其所好,可谓入骨三分,如没有更强大的对抗力量,孩子回头极难。”

  当前,我们对付“暴力文化”对孩子的伤害,要赶快做好三件事:

  一是强大的正面引导。有必要在传统学生安全教育引入一些新理念,如“生命化道德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应当具有生命性,必须关注生命,孩子对生命化道德的理解,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完成,让学生通过各种生动有趣和一贯的教育活动,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善意,呵护生命,避免伤害。只有比“暴力文化”更有吸引力和更有说服力,教育才能培植出孩子感激、体验、敬畏和享受生命的品质,受益终生。

  二是要铲除流行“暴力文化”的土壤。对此,我们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影视制作者、网络游戏的制造者、传媒“把关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也迫切需要执法必“严”。例如,可依据《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把有暴力镜头和场面的影视及网络游戏等进行严格分级和管理。要知道,近来,我国因痴迷网络暴力而在现实中“模拟”犯罪的案件并不少见。

  三是要认真检讨我们的教育,如应试和功利教育为主流的教育理念已偏离了教育的本源,孩子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却又没有合理和正常的宣泄途径。特别是义务教育的“精英化”风气渐盛,还有家庭和学校中的“情感缺欠”日趋严重,孩子之间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也越来越弱。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所警觉并及时修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