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目前的职业资格许可领域,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是几十种职业资格,许多大学生疲于应付各种证书的考试。近日,人社部负责人在回应全国人大代表的提问时介绍,8月,国务院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现象将有望改变。(8月31日《新京报》)
“持证上岗”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词,它在很长时间内都被当做一种找工作的潜在规制,于是考证也就成了一种附带求职现象。但是,很多工作其实根本就没必要持证上岗,并且也没有法律和逻辑依据。比如说,房地产销售就不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只需要诚信守信,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即可,但如今却有文凭资质要求,需要房地产销售资格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持证上岗”并不一定合理。
而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原则和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少数具有重要法律责任的执业人员,由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组织资格认证并设定职业准入外,地方政府、国务院各部委不得自行设置有关职业资格准入或其他行政许可性规定,已设定的要废止。然而,这种规制在现实中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在某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清洁员也要持证上岗的怪事。
由此看来,现象背后自然隐藏了部分地区在依法行政方面的权力失范现象。其实,劳动上岗更多是一种市场选择行为,那么就该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如此,才能刺激市场经济的活力。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用人单位和服务对象都会对其作出评价,就业市场自会实现优胜劣汰。这种事情,政府本来就不该“手伸得太长”,因为行政审批事项过滥会限制市场竞争,职业资格过滥则会阻碍人才自由流动。
此外,取消部分职业的资格许可,还能很好地遏制权力寻租和“花钱买证”的乱象。就目前来看,有些职业资格认定已经严重变味,甚至名不副实,人们很容易就可以通过“花钱买证”等手段获得资格证书。而这不仅会让一些部门通过职业资格认定大行权力变现之道,还会让就业市场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
有媒体报道,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考试产业链的经济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目前的职业资格许可领域,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职业资格。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培训机构大多都热衷于分享这块“蛋糕”,而带有官方背景的机构靠培训发证生存,也成为职业考试领域混乱的主要肇因。所以,国务院取消这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就是为了约束政府权力,促进依法行政,就业公平。毫无疑问,要遏制这种考证乱象,也就该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