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山东蓝翔技校副校长王某率百人赴河南商丘天伦花园,与校长的岳父斗殴。据了解,斗殴起因为校长荣兰祥与妻子孔素英闹离婚,天伦花园是争议财产,为防对方转移财产,孔的父亲一直在天伦花园值守,王某此次从山东率众赶来,是为帮助校长将孔父赶走。(9月18日中国青年网)
这显然不仅是一桩简单的民事纠纷。其焦点也不在于名牌效应之下的眼球效应,而应该由此引发对中国职业教育深刻的反思。
在舆论关注以及广告的狂轰滥炸下,蓝翔技校似乎已经成为传说中的传奇。当所有人都在探寻其在职业教育成功的秘诀时,就已经建立在这样的逻辑之上:成功的职业教育只与高就业、高工资关联。一切围绕着就业,尽管“学生每时每刻都有人管”,但也只是停留于肤浅的技能驯化教育,以迎合当下短缺的技术市场需求。
在这个浩浩荡荡的斗殴群体中,很大一部分是蓝翔技校的职工、学生。如果说副校长可能是基于直接的利益关系,那么这群职工和学生,又是如何不远千里从山东赶到河南来闹事呢?无论是一时激愤还是校方鼓动,不得不问的是,个人基本素养何在呢?
职业教育的真正内涵,显然不仅在于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无论是否接受职业教育,他都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成功的职业教育,在让受教育者掌握一门技能外,还应该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现代人,应该具有可贵的公民气质。中国职业教育一直深陷名声不好的泥淖,恐怕除了与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就业观有关外,还与职业教育在个人素质上的教育短板有关。
前不久,教育部门已经做出了部分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决策,应该说,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迎来了春天。职业教育的自强,除了与市场需求的继续接轨外,尤为重要的还是要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将职业教育中培养完整的人,作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实现这样的改变,不能再依赖于制造传奇的个体,需要从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上做出积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