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2日凌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一中两名高一男生从宿舍楼坠楼身亡。据常德市公安局通报,两名中学生系因“不堪学习压力”相约跳楼自杀(9月23日《新京报》)。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看到这样的新闻,有种心如刀割的感觉。我们的孩子还太单纯,大概没人告诉他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生命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学习成绩!可是,在他们的现时生活里,也许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考试还是考试,除了成绩还是成绩,父母与老师整天跟他们交谈或者呵斥的就是这些。于是,“不堪学习压力”的他们,感到整个世界都无比黑暗,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他们连死都不怕,却害怕学习不好。
学生因为“不堪学习压力”相约自杀,这既让人惊讶,更让人怀疑:临澧一中的学生,平日学习压力究竟有多大?这两个高一孩子的一天,都是怎样度过的?为何开学不到一个月,就如此不堪忍受?过大的学习压力与毫无乐趣的校园生活,这样的情况是否普遍存在?对成绩暂时比较差的孩子,是鼓励与帮助为主,还是训斥与放弃为主?这两个孩子产生厌世情绪的直接动因,除了泛泛而谈的“不堪学习压力”之外,是否有被侮辱与被伤害的经历?
面对无法想象的惨剧,舆论都在质问:谁应该为此负责?毋庸讳言,舆论主要的追问对象,都是学校。一方面,对生命的理解、对压力的处理等情商力,是教育体系中不该缺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据我了解,湖南的高中里普遍存在重点班,即便普通班里也有重点生,学生一进校门,就被等级歧视与成绩压力裹挟。在前一个方面,这块短板其实从小学就该补起;而在后一个方面,在高考指挥棒下,越是教育资源差的基层学校,越是难免沦为“高考工厂”。
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公布,其中一个关键词就是减负。浙江、上海两地今年的高一学生就将受益。可是,其他地方的孩子至少得等三年、六年甚至更长。三年一个轮回的高考改革试点,实在太过漫长。对大多地方而言,等到高考改革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受益者此刻必须还在读小学低年级,甚至是幼儿园。我忍不住要想,临澧一中的这两个高一学生,如果是在浙江或者上海读书,是不是会更有盼头?高考改革能不能更有效率,别让“不堪学习压力”的孩子等不起?
话题再回到学校的层面。有一本畅销书叫《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彻子,书里讲述了她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我们的孩子如果也能碰到这样的好老师,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不堪学习压力”而自杀?我们的校园文化除了讲成绩、评标兵之外,更该学会宽容、善待、鼓励“差生”——“差生”成绩可以赶上,就算一直不好也没关系,至少人格健全,将来一样能够成功。相反,如果我们惯于歧视与放弃“差生”,不仅可能发生类似自杀悲剧,更可能为此付出兴建更多监狱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