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持续多年“高烧不退”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在今年出现了“降温”迹象。
据@新京报报道,截至24日,2015国考报名系统审核通过129万人——比去年下降约7万人,同时也是三年来报名人数的最低水平。不仅报名人数降低,今年国考平均竞争比例也创下了五年来最低,从2011年的85:1回落到58:1。
以往,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国考,似乎是年轻人获取公务员职位的最佳途径。“通过考试就能当干部”,让无数年轻人为之疯狂。这种“致命的诱惑”,体现在近20年一组组火热的报考数据之中——近20年来,国考职位招考规模增长了近50倍,报名人数增长则超过300倍,2013年国考最热岗位竞争比达7192:1。
“今年是最好考的一年?”从统计数据来看,考生们的竞争压力似乎确实有所降低。网友@张小龙的疯言疯语分析认为,实际竞争压力可能会更小:“减去一批报名不缴费的、缴费不去考的、考了上午睡过头的,真正参考人数不会超过80万。进入面试约8万人,进入面试的比例1:10,现在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实际上,平均报录比降低,并不一定意味着国考竞争变小。今年国考,依然延续了热门职位“冷热不均”的状况。例如,竞争最激烈的“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两个职位,报录比达2625:1;而直至公务员考试报考结束,仍有143个冷门职位甚至无一人报考。同样是国考,差异巨大——有些热门职位千里挑一,竞争者不得不“厮杀搏斗”;有些冷门职位无人问津,相关单位有点尴尬。
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个关键原因是报考者觉得各个职位间的福利待遇相差巨大。今年最热门的政府采购中心之所以备受追捧,是因为看上去“油水”够多——采购中心由于负责联系有采购需求的机关和采购企业,直接和钱打交道,因此会有回扣等灰色收入。在网络上,有多个帖子直白地问这些机构有没有“油水”,而下面的跟帖纷纷说“有”。”
不过,一位中央层级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却通过@北京青年报澄清道,“采购中心有油水”的传言并不靠谱,“采购需要层层审批和签字,一般工作人员没签字资格、没审批权,只是负责具体事务,不太可能有寻租机会。采购部门负责人的行为,也会受到相关制度约束和监督。”
即使如此,一位参加今年国考的人士也还是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听到过这种说法,但并不能影响自己的报考决定。”
最冷门的143个职位,则各有“苦衷”。@人民网列举出两点最为关键的共因,“一是因为这些职位中多数为市(地)以下职位,且职位本身对专业、学历、基层工作经历等条件要求较高;二是工作地点在中西部边远地区,环境较差,工作性质较为艰苦。”例如,基层气象观测岗位遇冷,待遇低、条件差,还不仅仅只是“测天气”——“技术岗人员每天要为播报员写词、录制、剪辑,给十几个频道出不同版本的天气预报。”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金叶认为,国考“冷热不均”纯属正常现象,趋利避害是每个人的天性,扎堆抢热门并非就是病态择业观。其实,“国考‘扎堆’热门岗位确实无可厚非,但作为‘国考冷门’的偏远地区和一些基层单位,想要吸引更多人才,其实可以从加大自我宣传、帮助考生了解各个岗位的就业前景开始。”
好在即使是最热职位,今年也呈现出热度大幅降低的趋势,国考总体降温已从预测走向现实。究其因,很难不让人想到反腐之因。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纠正“四风”问题,使得贪腐之势得以遏制,当官不再是谋财的“好生计”。以前考生热衷于国考,很多人都是看中稳定的待遇和弹性的寻租空间,如今法治趋于完善,监督更加严密,通过国考“升官发财”的幻想也就更易破灭。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朱旭峰则看到了市场经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他认为,一个有活力的社会应是大学生和人才向市场中流动,而不是去政府部门。那么多人挤破脑袋进入体制内,不是一个正常现象。以前官本位的想法可能正在发生改变,“国考报名人数减少,就是因为市场的吸引力正在逐渐超过体制。”
国考降火,体制的吸引力降低,是偶发状况还是将成新常态,仍有待观察。而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或多或少影响着大学生的抉择。无论如何,国考降温的趋势,符合公众对公务员职位期待的回归,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论国考未来如何变化,都应逐渐回归理性、平常性,如此才能回归公务员制度的本质——投身体制,不是为追名逐利,而应是切实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