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无须漫长等待,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司法公正之光,照进每一个案件。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备受关注的呼格吉勒图案正在依法按程序复查中,法院将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依法公正处理此案。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年仅18周岁的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奸杀案凶手,并迅速被执行死刑。但在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并承认自己是“4.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的凶手。(11月4日新华社报道)
最近这几天,相关新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有网络媒体转载相关报道时,以《内蒙古18年前冤杀案重审背后:有势力阻止翻案》为题,引发了人们对“内幕”的质疑。
对此,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介绍说,复查过程中,法院并没有遇到障碍和阻力,一切都在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当年这个案件能越过程序,短短62天内将呼格吉勒图判处死刑,固然有“从重、从严、从快”的运动式执法背景,但也不排除有更强大的人为因素影响了案件走向。
呼格吉勒图案启动重审的消息传来,有很多人都想起了同样轰动一时的聂树斌案、赵作海案。一次审判不公,恶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只是弄脏了水流,不公正的审判则是污染了水源。”人们希望,重审能给呼格吉勒图案一个公正的判决。
现如今,有人关心案件内幕,有人感叹人生难测,有人指责死刑滥觞。然而,真正的问题不是死刑本身,而是如何管住那些手握生杀大权的人,如何避免“污染水源”。
回到本案来看,最值得关注的是,有关部门能否真的做到“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若呼格吉勒图案确属错案,如果能一一问责相关人员,将增强人们对依法治国的信心。
无须漫长等待,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司法公正之光,照进每一个案件。
在接受采访时,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说,他们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这样的表态令人欣慰,但愿人们能看到一个公平正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