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周浩曾经是高考青海省理科前5名,他听父母意见报了北大生命科学专业。但从小喜欢捣鼓东西的他对专业没兴趣痛不欲生。3年前他退学转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从时间轴上来说,周浩“弃北大上技校”的时间尚短,比较这二者,究竟哪种对他更好,亦不是一个参照系下所能比较的事物。我们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周浩勇于追梦的行为,敢于坚守爱好的那份果敢。
“弃北大上技校”的路注定充满坎坷。北大学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流名牌大学的显赫身份,学习努力出色有可能“平步青云”,毕竟,中国大学生虽年年扩招,但“天之骄子”的数量毕竟不多。以超越一省多数学生的实力,进入北大,机遇如果青睐,当不必忧愁今后。技校学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实用的技术,意味着要从市场做起。学习努力,技术过硬,成为一流技术人员倒也不无可能。周浩放弃了许多人眼红的“北大”,毅然从前者跳跃到后者,表面上看是一种热血冲动,其背后却折射出人生选择的多元化,职业教育可以成为优秀学子的教育选择。
周浩所言德国数控技术先进,专业技术人员受重视,其实已不是初次为国人所知。理论上而言,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很少有人否定;但实践上,对于职业教育,人们依然充满了歧视的眼光。摆在面前的教育现实是:职业教育虽然已经被提到一定的政策高度,但职业学校的品牌并未打响。这么多年来,全国闻名的职业学校也就出了一个“蓝翔”,但现在也岌岌可危。更不用说,更多名不见经传的职业学校,其招生流程的随意与培养模式的滞后更难赢得社会信任。
因而,周浩做出这种“弃北大上技校”的选择,围观者必然好奇周浩能如愿以偿吗?从目前的事态进展来看,周浩似乎正走在梦想实现的道路上。作为周浩现在的就读学校——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为他下足了培养功夫。先是减免学费、免除他的后顾之忧,再是“小班授课、配备最好的班主任”,周浩也没有辜负支持他的人,成了“班上项目完成最快、质量最好的学生”,现在更是代表学校打入了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可见只要解决了职业教育的培养问题,真正像那些尊重技术的国家一样,把职业教育当作大事来抓,毫无疑问会收到好的效果。
当然,周浩的职校之路,毕竟特殊,目前还难以适用更多的学生。但抛却功利性的世俗看法,“弃北大上技校”已经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职业教育培养案例。教育管理部门对此,不能仅当个人故事听而应从中汲取教育改革的智慧,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社会也应从中学会包容,理解并支持多元的教育选择、为人生选择的多元化孕育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