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月25日晚,原定于21:30直播的福彩双色球开奖,意外延迟两小时开出。尽管福彩管理机构解释称延迟系“数据索引异常”造成,但彩民和公众的质疑之声并未平息。由于当期开奖总金额达到5亿元,网上甚至一度出现了细节、过程俱有的开奖造假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
把“延迟”等同于“造假”,无凭无据,不足轻信。但这类猜测在网络、手机传播中很有市场,也是事出有因。前有公众对福彩大奖得主历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质疑,后有媒体爆出的福彩资金管理失范,被挪用、滥用的漏洞,这些造成福彩运作在一般公众心目中信誉不佳的形象,旧账还没“翻篇”,一旦再出纰漏,难免让人联想,产生发酵效应。
福利彩票发行至今,累计销售已达数千亿元,每期开奖动辄过亿,引人瞩目再正常不过。何况作为取之于民的公益资金,福彩运作本身就应当公开透明,全程处在可控监管和公众有效监督之下。以此次开奖延迟事件来说,福彩管理机构虽然引用《彩票管理条例》等规定,证明其做法合规合法,但是这种解释毕竟属于当事机构关起门来的自查自纠,自证清白,在说服力上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
去年底,审计署临时追加项目,对18个省份万亿彩票资金突击审计,清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舆论对此普遍叫好。第三方机构的介入,让彩票公益资金流向不明等问题不再捂着盖着,问题公之于众,责任得到追究,这对福利彩票运行来说是制度的完善,对公众而言则是信心的重塑。
福彩“延迟门”事件,也许是一次技术故障,但更是一场公关危机,其背后凸显的是彩票发行管理机构由来已久的公信力缺失,这显然不能以简单一句“技术故障”轻易过关。出现问题、面对质疑,涉事部门当然要及时开展自查,第一时间回应,但不能仅凭自说自话就把问题了结。说清楚故障是如何产生的,怎样避免类似问题,这都应当由利益无关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介入调查,拿出可信的结果,5亿元的开奖金额不是小数目,来不得含糊。
彩票是国家以筹集社会福利资金为目的而发行的一种有价凭证,其发行运作靠的就是公信力。福彩“延迟门”引来的一系列猜测、传言,是对其自身公信力的打击,但同时也是一个契机,通过该起事件建立第三方调查监管的常态机制,推动彩票发行管理更大限度地做到公开、透明,给公众一个值得信服的交代,这对于挽回彩票发行管理机构的公信力非常必要。自己调查一下就草率“交卷”,“硬伤”还在,后患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