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一语惊人:“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一点问题都没有。”(3月9日《华商报》)
其实,可以反过来问一句:韦董事长为什么不将本企业生产的药品降价,以降价抢占市场?更进一步追问:如果韦董事长真的将本企业生产的药品降价,结果是抢占市场,还是被挤出市场?答案恐怕是被挤出市场。正如相关部门三令五申要降药价,其实也效果不佳。某些药品降价之时,就是消失之刻。旧药没了卖新药,新药号称是旧药的升级版,价格贵了好多倍,其实却就是旧药。这是为什么呢?
医药行业有两大特征:一是管办不分离。公办医院为市场主体,且是行政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医保体系几乎就是个封闭运行的排他性体系,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民营医疗机构参与竞争的可能性。二是医药不分家。这样一来,无论在药品是否进入医保体系,还是在实际用药方面,或者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医生,都掌握了绝对权力。绝对权力一定导致绝对腐败。绝对腐败的结果,不仅是个别人贪了多少钱,更是乱用药、医护人员不以技术为本等严重问题。任何敢于对“潜规则”说不的市场主体都会被逆淘汰。
因此,我们谈到医药行业的种种问题时,一定不能离开必须结束渠道垄断这一个大前提。偏离了这一个大前提,一切技术性的改良措施都将归于尘土。更进一步说,但凡这个大前提继续存在,种种问题一定会加速度发展。
结束渠道垄断现状,必须以废除医保目录为切入点。既然一个人病了,当市面上有治病的药物,就应承认其使用这些药物的权利,并给予适当比例的报销。反之,有些病,明明有药可治,却被排除在医保体系之外,同时市价昂贵,患者望洋兴叹、无力购买,有违世道人心,有违公共伦理。
为此,必须增加财政投入。没有一定的财力保障,公共医疗就是无源之水。同时,应实行管办分离。行政主管部门在人、财、物等经营行为方面与公办医院彻底脱钩。唯其如此,才能公平对待任一市场主体;医保体系才可能对所有市场主体开放,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在管办分离基础上,又必须实行医药分家。医院不卖药,买药去药店,药店自由竞争,应该成为行业标准。
良性竞争的氛围中,整体而言,药价一定会降下来。但药价降下来,医疗服务价格不一定会降下来。人工成本在飙升,我们喝一碗豆浆、吃两个包子、理一次发,凡此种种都在涨价,而医疗服务价格竟然完全不涨,那除非公共财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否则,医院一定开不下去,医护人员就不能不改行。
个人负担一定的医疗成本,在任何国家都是绕不过去的公共话题。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民生改善的今天,民众已经有合理负担的能力。以现行医保办法为基础,建议变“保小病”为“保大病”。即大幅提高起付线,起付线以下全额自费。同时提高起付线以上的报销比例,并取消封顶线,且大幅提高大病救助的报销比例。一个患者,他的医疗费用之所以突破了封顶线,就是因为病情复杂、严重,这个时候停医保,几乎就是要了他的命了。
南方日报:进入医保目录不是涨价的噱头 2010-06-18 |
广州日报:治药价虚高先治“指导价”虚高 2010-05-18 |
药价暴利的“竞跑”何时刹车 2010-05-28 |
太原晚报:没感觉的降价算什么降价? 2011-03-10 |
张国栋:市民没感觉的降价算什么降价 2011-03-10 |
陈一舟:以药养医不破,公立医院难公 2011-07-06 |
吴学安:治理药价虚高要从流通环节找病根 2012-06-20 |
快评论 2012-07-30 |
屈正州:医院“塌方式”腐败,破坏力有多大? 2015-02-09 |
“药价翻十几倍很正常”很不正常 2009-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