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张全林:刷漆式绿化背后是谁作为残缺?
//www.workercn.cn2015-03-13来源: 大河网
分享到:更多

  329国道旁的绍兴越城区斗门镇杨望村,远远望去,这一带山上一片绿色。但走近一看,杨望山北有百余座坟墓。这些墓的墓碑和墙体上,都刷了墨绿的漆。这些坟墓层层叠叠布满了山头,导致这一片几乎没有绿树。(3月12日《钱江晚报》)

  绍兴市政府2012年下发的《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对沿铁路、沿公路(包括县乡各级公路)、沿通航河道两侧等地裸露坟墓进行复绿治理。政府的这项要求,应该说出发点是积极的,至少可以视为美化环境的有益举措。

  但是有好的出发点,不一定达到好的落脚点。杨望村的“刷漆绿化”,就是一个例证。但此举并非杨望村首创,2010年就有煤体报道,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境内,一些公路两边山上的白色坟墓,或被上绿漆,或被罩上绿色或黑色的伪装网,成了此地一道别致的“风景”。其原因是当地市、县政府要求对“三沿五区”坟山墓地进行整治,通过广植林木,用绿色将山上的白色坟墓遮挡住。这一善政到了基层就变为画饼充饥式的速成“绿化”。

  此类弄虚作假很值得反思。埋怨、批评基层干部作风不实,欺上瞒下,是应该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思考的?

  政府要求墓群复绿采用的办法有迁移坟墓、深埋和绿化,试想,无论采用那种办法,恐怕都需要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这笔钱从哪里出,政府的红头文件未必有交代。

  据杨望村村主任介绍,村里坟墓多,而且很多坟年代久远,迁移或者深埋,村民们不会同意。所以,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村班子会议讨论,就采取了坟墓刷绿的办法,并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刷漆的办法是走过民主决策程序的,老百姓为什么会认可,难道老百姓不知道这样做是自欺欺人?杨望山山势陡峭,土少石多,种树复绿有难度,恐怕只是表层原因,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可能是真正原因。

  政府发号施令是职责所在,但与红头文件如影随形的,应该是足额的配套资金。权责相符,谁让干事谁出钱,是基本的现代行政理念。光让干事不出钱,事肯定办不好办不顺。即便实实在在的办了,也会衍生诸多后遗症。比如,前些年让县乡两级政府搞“义务教育达标”却不给相应的项目资金,导致一些地方基层财政债台高筑,至今入不敷出,举步维艰。还有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工程,虽给些许项目款,却远不够用,村委会拿不出配套资金,只好借债垫资,由于村里无力偿还,导致赖账死账,诱发经济纠纷,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往往因上级政府部门一句话,基层在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剑走偏锋,怪招奇出,不是欺上瞒下,就是弄虚作假。出现墓群刷漆之类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刷漆式绿化是社会治理方式方法陈旧衍生的荒唐现象,其背后凸显的是,地方行政者未跟上改革开放新变化新形势,仍旧徘徊停滞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思维惯性中。毫无疑问,这种行政管理方式,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

  政府部门只有把权与责真正统一起来,少一点强制命令,摒弃“让你干,你就得干”的霸王理政思维,多一点体恤下情,转变方式,用服务代替行政命令,国家治理才能实现现代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