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罗志华:如何让人在家门口放心看病
//www.workercn.cn2015-03-26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生病了,去基层医院,很多人可能对疗效不太放心;但如果这家医院是有区域顶尖医院做后盾的“连锁店”,医生是大医院下派的医疗专家,就会可能得到患者的认可。辽宁省自2013年起,探索医院集团化改革,基于同样的品牌管理、同质的医疗服务,将大医院的“连锁店”开到基层,使原来门可罗雀的基层医院,门诊量和床位使用率都快速上升。(《人民日报》3月25日)

  借用连锁商店的成功经验,在医疗体系内试行连锁管理,已成为一些地方医改的新探索。比如今年1月28日,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在做客“一把手访谈”节目时,也透露已有社会资本准备在北京兴办连锁诊所,预计今年内,北京市民将会看到民营连锁社区医院。

  然而,这些探索中的连锁医院,多为“连横”模式。北京民营连锁社区医院就是横向连锁的典型代表,由于是社会资本经营,难有公立医院参与,不同的连锁医院之间,就只能是平行关系。其优势在于,社区医院不再单打独斗,可实现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的横向交流与共享,同时,连横也能发挥出品牌、价格、信息等优势,提升社区医院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然而,横向连锁却难拥有值得依赖的技术优势,假如集中于公立医院的人才和技术不能纵向流到基层,则基层医院再怎么横向连锁,在短期内也难以提升技术含量。可见,若想连锁医院取得成功,必有大医院参与,只有“以大带小”,实现技术“合纵”,才能够克服基层医院的人才与技术瓶颈。

  大小医院之间的纵向连锁,其实也有过相似的先例,比如方兴未艾的医联体,以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其实就是较为松散的纵向连锁。

  但医联体等连锁方式,也存在不足,本质上仍是大小医院之间的松散合作,是不同个体之间的联合。由于不是一家人,则很容易各怀心思,技术交流、患者转诊,难以保持通畅。如在技术方面,即使大医院向基层派出医生,也总是“两家人”的交往。大医院让患者回到社区,为社区留床以供转诊等,也必有经济方面的顾虑。

  只有两家变成一家,实现大小医院之间的紧密联合,形成实质性利益共同体,则技术人才方可自由流动,资源才能真正互通互用,患者也可无障碍转诊,这样的“合纵”,才能连为一体,实现无缝对接。而辽宁省之所以取得一些经验,正是实现了大小医院的一体化,这种紧密的“合纵”方式,才能真正带给患者在家门口看专家的感受,从而得到患者的认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