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李冰洁:首图保护古籍的善意为何遭质疑?
李冰洁
//www.workercn.cn2015-04-20来源: 东方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有市民反映,根据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规定,阅读该阅览室图书需要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文凭或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研究人员,这一规定被读者质疑“有歧视嫌疑”。工作人员表示,图书馆作出此规定,目的是为了保护古籍等历史文献,减少使用频率。(4月19日《北京青年报》)

  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为何设“阅读门槛”?据悉,理由有二:其一,保护古籍等历史文献。古籍等许多历史文献都很珍贵,一旦损坏都很难补救,平时古籍都放在恒温、恒湿的书库内重点保护,制定此规定是为了减少书籍使用频率,保护古籍善本。其二,古籍等文献内容相对较为专业,一般提供给有科研需求的研究生、博士或专业研究人员用于学术研究,其他读者对这些书籍的需求较小。

  这种逻辑看似有理,而且图书馆设置“阅读门槛”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古籍,也是善意的,不存在刻意歧视某些读者群体的恶意,可是为何引起部分读者不满意呢?这是因为图书馆的做法既缺乏理论依据而站不住脚,且不客观、不符合事实,既显得太懒太生硬,又变相剥夺了普通读者借阅古籍的权利,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戳到了读者的敏感神经,产生了抵触情绪,引发公众的质疑。

  不否认图书馆制定此规定有现实经验和理由,理论上阅读古籍需要储备大量古文知识,否则有阅读障碍,而根据观察,借阅古籍的人通常主要是高知群体,普通读者用不上,也看不懂,而且由于少数人文化礼仪不够,阅读习惯不好,不懂得珍惜古籍,在借阅过程中可能对古籍造成一些损坏,给保护古籍带来麻烦和困扰,令图书馆工作人员感到有些心痛和担忧,基于现实问题和保护古籍的需要,于是人为设立“阅读门槛”,减少使用频率,对保护古籍比较直接有效,但无奈图书馆的规定既不客观,又太生硬,还是让人无法接受。

  有道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谁说没有高学历就看不懂、用不上古籍?显然,这是一种画地为牢、刻舟求剑式的思维逻辑,而这种保护措施则是一种愚蠢、懒政、生硬、粗暴的方法,给普通读者添堵,不但保护古籍的价值和规则本身会遭到公众质疑,而且,图书馆的服务态度也会使人产生不满。难道保护古籍的措施除了采取“歧视”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因此,保护古籍要讲究科学方法,不能设置学历门槛,导致普通读者只可远观而不可借阅,人为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