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练洪洋: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就有什么样的阅读
//www.workercn.cn2015-04-22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鲁宾斯坦说,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若以书店论,现在的城市无一不正在“沦陷”,传统书店失宠,传统阅读式微。一波伏,一波起,随着以微信朋友圈为主的“微阅读”勃兴,“低头族”异军突起,国民阅读问题未必那么悲观。据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两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请问:你每天花40分钟看书吗?

  “三更有梦书当枕,曾是娉婷佳人来”。中国读书人自古注重读书的仪式感、场面感、神圣感,青灯一盏、红袖添香,幻化出一个“聊斋式”读书场景来抚慰“悬梁刺股”苦哈哈的读书人,惹得千古书生津津乐道、心醉神往。在老一辈读书人的眼中,告别纸质载体的微信阅读确实难入法眼,并贴上“碎片化”、“浅阅读”、“娱乐化”等标签。一本书就是一座文字筑成的精神城堡,谁不想坐拥书城,神游八荒、意与古会,读书写字、快意人生?揆度现实,仄逼的城市,何处安放读书人的梦?

  “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也许是微信阅读优势所在,即使比不上传统阅读,至少是一种次优选择。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市民通勤时间越来越长,“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据北师大去年年底发布的报告称,北京通勤时间为97分钟,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也接近90分钟。在将饼干挤成面粉的公交、地铁上,捧书阅读是一种奢侈,不阅读吧,漫漫上班路极度无聊,也是一种浪费,微信阅读正好乘虚而入,抢占这块领地。纸质书、电子书,不过是媒介形态差异,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当下开始,先让国民读起来。看的是书,读的是世界,喜欢阅读的社会,才有前行的精神动力。欧阳修为读书解魅,提倡“三上”读书:床上、马上、厕上。微信阅读不就是“马上”阅读么?只不过是“车上”罢了。

  和什么样的朋友在一起,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不会低俗……在当下,可以说,你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就有什么样的阅读。进入于丹的朋友圈,你会读到“论语心得”;进入易中天的朋友圈,你就能“品三国”……当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专业人士混朋友圈,拿出自己的“干货”与朋友分享,朋友圈也在迅速分化、优化。甚至于,一些偏门、冷门的专业知识,搭上微信快车之后,也能得到广泛传播与认知。譬如,有甲骨文研究者在微信朋友圈中晒甲骨文,并配通俗解释,颇受欢迎。微信阅读生态正在改变,“浅阅读”、“轻阅读”等标签将逐渐褪去。

  世界图书馆界曾经有一个梦想:让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书看。图书馆走不完的路,微信在接力。假以时日,随时随地点开手机微信,孔子对弟子的教诲,鲁迅先生在铁屋中的呐喊,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将一一呈现,让我们游弋文字的隧道,或感悟沉思,或热泪簌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