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6月14日凌晨,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延安路一栋9层居民房发生局部垮塌,截至当日22时30分,现场救援工作结束,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遵义市已启动问责机制,专家也正在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另外,6月9日凌晨,遵义市汇川区高桥镇鱼芽社区河边组也一栋居民楼也发生垮塌,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新华网6月15日)
不到一周时间,遵义市即发生两起塌楼事故,而且还是“断崖式塌楼”,就是“眼前的客厅瞬间不见了,脚下就剩10厘米墙体”,这不免让人惊悚。一旦连我们居住的楼宇都缺乏安全感了,又该相信什么?
相信邻居当然可以的。事实上,遵义6月9日发生的塌楼事故,就是因为居民骆开素夫妇提前发现裂缝并逐户喊出邻居,才使得68名住户无一伤亡。而骆开素夫妇也获赞“中国好邻居”。不过,这样的事情显然很难复制,邻居也会打盹,至少在6月14日的塌楼中,就再没有出现这样的奇迹。4死3伤的血淋淋现实提醒人们,偶然的奇迹可能会改变人的命运,但最根本的守护还在于可靠的建筑物质量。
居民楼为何突然坍塌?相信专家会有一个相对科学的结论。但在官方的结论之外,仍有一些疑问很难释怀。或者说,有必要以此为鉴,深入坚实一下我们的日常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其一,楼房的垮塌固然是突然发生的,但在垮塌之前,应该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准备期”,出现一些征兆什么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谁该对楼房的安全负有责任?除了细心的居民之外,是不是应该有专司建筑质量的部门进行常态化的监测?特别是对于那些“楼龄”较长的建筑,更应该纳入监测网络,以维护公共安全。
其二,楼房垮塌了,也应该启动责任追溯机制,倒查一下当时的施工方、验收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并进行问责。以6月9日的垮塌为例,一栋建于1994年的居民楼,何以短短20年就成了官方口中的“C级危楼”?即以产权70年而论,这个年龄段的建筑也属于青壮年而非见风落泪的老旧危楼。有关方面不妨就此入手,彻查一下当年建设施工中曾经发生的种种不正常情形。
还有,一周之内,仅遵义就塌了两栋楼,这也提醒人们,自己居住的楼宇安全吗?据报道,去年4月,浙江奉化一栋同样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居民楼倒塌之后,有建筑专家指出,国内许多城市的建筑已进入“质量报复周期”。即,上世纪70年末至90年代初,因为“萝卜快了不洗泥”,各地建造的一大批居民楼质量难得到保证。二三十年过去,正在次第出现危情。
这样的说法让人紧张,但也指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即每一个城市都应该重视这一波危险楼宇,划定范围,确定目标,然后再考虑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当然,消除老旧楼安全隐患,需要花钱,尽管在谁来花钱的问题上可能会存在很大争议,但与瞬间垮塌的不测危险相比,总会商量出一个办法来。无论如何,不能听任楼塌事故吞噬生命了。
楼塌了,人死了,当务之急不是挖空心思寻找什么“感动”,而是想办法破解楼为什么会塌的问题。即便真的需要“感动”,似乎也应该去找找有哪些老楼质量过硬、屹立不倒。毕竟,20年的楼都站不稳了,这对于那些每每撕破喉咙喊着要做百年老店的建筑企业而言,就是一个笑话。
齐鲁晚报:唯盼高考无“新闻” 2009-06-09 |
齐鲁晚报:唯盼高考无“新闻” 2009-06-09 |
汪 强:新西兰强震之后没有英雄 2010-09-07 |
张 铁:高速时代尤须系好“安全带” 2011-07-25 |
张遇哲:亡羊补牢是对救人老太最好告慰 2011-08-16 |
张遇哲:何以告慰舍身救人的老太太 2011-08-16 |
洪水中的爱 2013-07-05 |
张 爽:火灾喊醒所有人:人性中最真最善最... 2013-11-05 |
付 勤:给火线英雄更多安全保障 2014-05-28 |
新民晚报:“全力救援”与“灾难追问” 2009-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