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冯海宁:让“耻感”驱动国产奶粉收复失地
//www.workercn.cn2015-06-18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更多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不断在国内抢占市场。6月15日,在山东聊城召开的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坦言,2008年的婴幼儿奶粉事件是我们永远的心痛,“现在消费者纷纷直购、代购、网购进口奶粉,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我们买进口的奶粉人家还限购。”(6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

  有乳业行业专家今年透露:“按销售额计,目前国产品牌奶粉和外资品牌奶粉的市场比重约为53∶47,国产奶粉此前一直未能超过50%,去年是拐点之年,国产奶粉份额已经超过外资。”如果这一数据属实,表明国产奶粉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终于扭转了市场格局,之前几年进口奶粉“垄断”了大部分市场。

  然而,韩长赋部长仍指出,消费者抢购洋奶粉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在国产奶粉市场份额已经大幅提升的情况下,韩长赋部长做出这样的表态耐人寻味。这一表态释放出两种信号:一个信号是对现在消费者抢购洋奶粉的现象很不满意,或者说,对当前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仍不满意。

  另一个信号是,有意刺激中国奶业人,以“耻感”驱动国产奶粉提升质量赢得消费者认可,以收复失地。虽然三聚氰胺事件后,从政府到行业协会再到企业,联手拯救国产奶粉,效果也已经显现,但目前国产奶粉市场份额还没有恢复到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因而,对中国奶业人仍需要用力“敲打”。

  显然,提升国产奶粉质量离不开“耻感”。当每一个中国奶业人都把消费者抢购洋奶粉当成是一种耻辱,或许才能深度反思,知耻而后勇。假如某些中国奶业人缺乏“耻感”,对消费者抢购洋奶粉现象麻木不仁,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国产奶粉的复苏进程。所以,“耻感”是行业人自我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在贸易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国产奶粉还是其他国产食品,要想在与进口食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产品质量不容有任何闪失,尤其不能出现像三聚氰胺这样的重大事件。其次,不能只看到国产奶粉质量积极变化,还要看到消费者选择什么。其三,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而不能自夸自满。

  不可否认,三聚氰胺事件后的这几年,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国产奶粉从质量到市场份额已经提升不少,正在赢得更多消费者认可,这是可喜的变化。但也要看到,国产奶粉还没有完全收复失地,著名品牌产品质量虽有保障,但部分普通产品仍存在某些问题,这必然会损害“国产奶粉”这个“大品牌”声誉。

  毫无疑问,提升国产奶粉质量收复失地,不能只靠部分人的“耻感”来驱动,而是每个奶业人都要有“耻感”。其实,食品业的每个细分行业都应该从消费者抢购洋产品现象、质量标准、行业监管差距中看到耻辱,增强“耻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