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知 风:“意思意思”让“来日方长”不好意思
//www.workercn.cn2015-09-06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小学入学,你不意思意思啊?”学生入学,南京一校长张口索财被就地免职。“意思意思”在南京现在方言里的解释,就是跟人家要钱,你能不能给我点小意思,等于是伸手跟别人要钱。(9月4日澎湃新闻)

  是不是因为刚开学,新闻热点都围绕着学校?近日,湖北省公布教师“十大美语、十大禁语”征集活动遴选结果,其中,“你父母是干啥的”被列入“十大禁语”之一;也在近日,上海西区一名家长送老师红包被拒后,老师的一句“来日方长”,让该家长陷入极度焦虑中。两则新闻都引发舆论热议。如果没有南京一校长的“意思意思”紧随其后,还真不好说“你父母是干啥的”,或者“来日方长”究竟是什么意思。

  本来,就算老师想知道学生的父母是干啥的,也不一定是为今后的“意思意思”打下伏笔,一句“来日方长”更未必意味着今后有的是“意思意思”的机会。但有了南京一校长张口索财的“意思意思”,不但让“你父母是干啥的”被列入“十大禁语”有了现实依据,也让家长对“来日方长”的不安,不至于纯粹的庸人自扰。当然,分别发生在湖北、上海和南京的三则新闻,并没有事实上的牵连,但在客观上却对应着共通的潜规则。或被当做了纠风的目标,或让一句成语产生了歧义,或干脆被直接应用了。

  也就是说,如果不存在有校长张口索财的“意思意思”,老师的一句“来日方长”,怎么会让人学生家长陷入极度焦虑中?老师想知道学生父母是干啥的,怎么会成了“十大禁语”之一?

  凭良心说,“你父母是干啥的”被列入“十大禁语”是反常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也可能是为了配合学生家长,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学生。但当有校长在学生入学时,就开口“意思意思”,那么,一旦知道学生父母是干啥的,不就更有“意思”了么?同样,老师在拒收学生家长红包时,说一句“来日方长”是很得体的,但可能就是因为听说过类似的“意思意思”,“来日方长”当然也可解释为以后有的是“意思意思”的机会。

  为了验证这种推论,不妨按照潜规则来重新捋一遍,可能会很“顺理成章”。当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时,老师拒绝并说了一句“来日方长”,家长接着就说,孩子还得请您关照,作为家长也就“意思意思”。这不就是不成敬意的“小意思”了么?老师或许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某些潜规则,可能都是这样形成的。否则,怎么会发展到有校长在学生入学之际,张口就“意思意思”的索财?

  这种不正之风是十分有害的,这不仅败坏了学校的名声,而且可能让主动抵制这种不良行为的老师蒙冤,也可能让遇到了好老师的学生家长虚惊一场,更让试想用禁止老师打听学生“父母是干啥的”来遏制这种不良现象的学校,显得管理上的不通情理。这也说明,纵然湖北禁止老师打听学生“父母是干啥的”用心良苦,拒收红包时说出“来日方长”的上海老师心无杂念,但有了南京一校长张口“意思意思”的索财,就让对这种不良风气的抵制和整治,蒙上了光怪陆离的阴影。就如“意思意思”,让“来日方长”变得很不好意思。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