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正在迎来拼抢“科技红利”的时代: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田间地头的农民,都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中央到地方,鼓励科技创新、吸引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政策正在密集出台;从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人丁兴旺,到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战略雄心,到处都能感受到当前这股科技创新的热度……
不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很多科研院所在新常态下由冷清变红火,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处于配角的地位,尤其国企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数据显示,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普遍在2%以上,而中国仅为0.93%,且大部分经费没用于自主创新。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宏观层面,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微观层面,一位农民的收成、一家企业的效益,都与科技含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在中央提倡“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广大企业尤其是国企应该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很多人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经典论断都不陌生,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较而言,一些面临转型焦虑的民企在拥抱新技术时更加坚决,科研投入更下血本。比如,华为每年10%左右的营业收入投入到研发、近一半员工约7万人从事与科研有关的工作;生产无人机的高科技“黑马”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则每三人就有一名是研发人员。
从报道来看,就连一些种粮大户也都开始通过组建无人机植保队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一些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处境艰难的民营企业,更是将科研创新当作了从困境中突围、实现弯道超车的法宝。在曾以劳动密集型民企为主的“世界工厂”东莞,目前已有六成工业企业启动“机器换人”计划,今年底将有两个无人工厂投入使用……同样身处改革大潮之中,不少国企的反应则略显迟缓,科研投入不主动不积极,有必要迎头赶上。
近些年,我国的科研实力确有明显增长,但一直存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是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有不少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这就像接力赛一样,有时候科研院所的第一棒跑到了,但却没有企业来接棒,科研人员千辛万苦搞出的创新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正因如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尤其国企应该有更积极的作为,增加科研方面的人力财力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主动推动科技与发展的深度融合,进而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事实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到了国有企业应该在引领科研创新方面更有作为。比如,《意见》强调,要发挥国有企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中的骨干和表率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让科技创新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引擎,让更多民众享受到“科技红利”,需要广大企业尤其是作为“脊梁”的国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引领科技创新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南方日报:以改革的姿态大力引进和发展人才 2010-01-20 |
南方日报:以改革的姿态大力引进和发展人才 2010-01-20 |
熊丙奇:将“功利学术”还原为“学术兴趣” 2010-10-08 |
南方日报:让人才与市场成为创新链的“左膀... 2010-11-11 |
马志刚:科技创新要围着市场转 2014-12-02 |
文汇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须破局人才困境 2015-02-13 |
南方日报:奏响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2015-03-25 |
经济日报:坚持全面创新 系统推进改革 2015-04-02 |
深圳经验的上海思考 2015-05-12 |
李思远:新时代呼唤更多改革尖兵 2015-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