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马涤明:贫困生“被请客”的文化反思
//www.workercn.cn2015-12-25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上个月,合肥一企业给宿州埇桥区一所学校的30名贫困学生每人送去1200元爱心款。有家长反映,还没等孩子们拿到钱,学校就要求学生每人拿出200元,共计6000元,请企业及学校、村镇干部吃饭。学校负责人向记者承认,学校的确向学生们“筹集”饭钱,但后来没有使用,已经陆续退还。(12月24日《扬子晚报》)

  贫困学生受助爱心款,居然要请赞助人吃饭,否则就得不到爱心款,这事校领导当然不对,但请客吃饭这回事,却不是哪个人、哪些人“发明”的。比如,爱心企业的人“自远方来”,不吃顿饭热乎热乎,面子上过不去;不但是学校的面子,村里、镇上,面子都过不去。在贫困生接受爱心捐赠的问题上,按理说,就别讲什么“面子文化”了吧,但学校一讲面子,不管是献爱心的企业人士,还是大小村镇干部,全都给面子,都能吃得下去、喝得下去,说明这种文化有市场,很多人都是认同的。

  再说“吃文化”。表达感情、感激或表示热情,不吃不喝就表达不出来,就不够真诚,甚至,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表示”,这种文化流行甚广。爱心企业的人经不住学校的热情挽留,学校请了,他们就吃了。企业人士称,不知道这顿饭钱是出自爱心款,认为学校太不道德了。可他们应该想想:学校有钱请吃饭,为啥没钱关爱穷学生?自己来献爱心的目的是什么?一边奉献着爱心,一边吃着学校,实在有些尴尬。

  再说说“扶贫慰问文化”与“慰问感恩文化”。爱心款要被扣下“感恩”的饭钱,不是小学校的新发明。逢年过节,各级部门、各界到社区、乡村慰问贫困户之后,有些社区、村都会让被慰问者“吐”回一些来,去“请慰问者吃饭”,至于说请了谁或进了谁的腰包,则是另一回事了。

  慰问贫困户、孤寡老人等,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年节时改善一下生活,但有些慰问活动,主要目的似乎是为了突出领导,必须要有仪式,有动静,或者说,仪式更重要、不可或缺。企业捐助贫困小学生的爱心款,如果形式从简,比如汇过来,或委托相关机构义务送达并监督,不搞“活动现场”,还会有这顿“感恩宴席”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