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部冯唐版《飞鸟集》,掀起了一场近年来罕见的文学论战。28日,浙江文艺出版社宣布下架召回此书,待认真评估审议后再作决定。其社长坦言:“译本确实有很多、很大争议”,这是出版社根据这段时间读者和媒体的反馈做出的决定。冯唐则回应称:“历史和文学史会对此做一个判断。时间说话,作品说话。”
如果你熟悉冯唐,就不会被这本《飞鸟集》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吓到。因为它实在是太冯唐了。客观评价,与当前某些不忍卒读的快餐翻译比,这本《飞鸟集》绝对在水平线以上。仅凭“大地变得挺骚”、“我会给你新生哒”等几句译文就断定冯唐恶搞,未免有一叶障目之嫌。实际上仅以文字论,冯版很多译文简练精巧,如“你对我微笑不语,为这句我等了几个世纪”、“云把河的水杯斟满躲进远山”等,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逊色于之前的经典版本。李银河评冯唐版《飞鸟集》是“迄今最好的中文译本”,过于主观,值得商榷;但她说冯唐版风格强烈、诗意充沛,却是一针见血。
然而,冯唐版《飞鸟集》的问题恰恰就在于风格强烈。冯唐是个优秀的作家、诗人,但毕竟这是他首次尝试翻译工作,用初窥门径形容并不为过。翻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要求译者有扎实的双语功底,更要深刻理解原作的人文历史背景。曾翻译《杜拉斯文集》等名著的翻译家、南京大学教授许钧认为,翻译最重要的就是忠实于原著,而这种忠实在吃透原著精神内涵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但凡译作,难免会带上译者的个人风格,有人重直译,得其真;有人重意译,传其神。然而无论何种流派,都是在“忠实”这个基本原则上做到信、达、雅。不能为了表达习惯、行文押韵增减原文,不能为了词藻优美、个人审美扭曲原意,更不能肆意将个人风格凌驾于原著、原作者之上。翻译,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是在局限中追求完美,必须对原著、原作者有着敬畏之心。当一部译作只见译者,不见作者,它就越了线、逾了矩,即使再精彩绝伦、酣畅淋漓,也不能称之为“译作”。
事前事后,冯唐都没有掩饰自己的个性与固执,如坚持诗要押韵,称翻译应该更“有我”一些,说“人生事贵快意,何况译诗”。冯唐是努力的,认真的,但也许他的个性注定了他干不好翻译这活儿,少了敬畏之心,也就在事实上丢掉了对原著的尊重,叛离了读者期待。
这场风波的最大价值在于,它重新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翻译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翻译队伍后继乏人,每年出版的外国文学译著在千种以上,却大多质量堪忧。一些译者为了赚钱糊口,动辄一两个月翻译数十万字;出版社则急功近利,只会包装营销,炒作概念。虽然不能将冯唐与那些“翻译匠”相提并论,可出版社当初发出邀请时,怎会不知冯唐个性如何、风格如何?又何尝没有营销炒作之意呢?
一个好诗人未必能成为一个好的翻译家,冯唐有翻译和创作的权利,但冯唐版《飞鸟集》的出版对文学而言绝非幸事。翻译危局阻碍了海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流入,令我们视野狭隘,固步自封。只有重塑翻译行业规范,寻回对翻译的敬畏之心,才能贡献更多的精品译作。
检察日报:别把艺术美建立在破坏环境之上 2009-04-20 |
东方网:李少红凭什么超越87版《红楼梦》? 2010-07-06 |
张 铁:满眼荒唐剧不见辛酸戏 2010-09-07 |
肖 鹰:被“文化”绑架了的“苏紫紫” 2011-01-28 |
马以鑫:改编文学名著要有敬畏心 2011-08-30 |
叶匡政:别把《西游记》拍成“儿童不宜” 2012-02-14 |
肖复兴:京剧革新,“动它就要懂它” 2012-03-01 |
文化点击 2013-05-21 |
秦 川:体味习近平不忘根本、翠拂今人 2015-02-14 |
车 斌:真爱不必上锁 2015-06-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